太和一农民珍藏30件文物 横跨战国至明清多个时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太和农民韩国宇把自己珍藏的30件文物一次捐赠给了太和县博物馆,系该馆接受农民捐赠文物最多的一次,经专家初步鉴定,这批捐赠的文物年代横跨战国至明清多个时代,包含铜器、铁器、陶器、瓷器等多个文物类别,具有较高收藏与研究价值。

 

  “我是主动捐献的。”11月2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韩国宇自豪地说。由于面临房屋拆迁,文物不好保存等现实问题,韩国宇在家人的支持下,拒绝了文物贩子的购买要求,主动将30件文物一次捐赠给了太和县博物馆。

 

  “我两个儿子都是大学生,都跟我说,这些文物一定不能卖给文物贩子,捐赠给博物馆,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文物。”韩国宇说,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他捐赠的最大动力;此外,他自己也希望能够将文物捐赠给博物馆。

 

  “我是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友谊社区陈大郢村民组的农民,这些文物主要是村中河道治理和村庄拆迁时,自己留心留意寻得的。”韩国宇说,自从三年前,村中房屋拆迁开始,他便走上了收藏文物的道路。

 

  “当时,老房子被拆迁后,我自己在地里搭建了临时的房子,这个房子靠近村里的友谊河。”韩国宇说,因为临河而居,他经常到河边散步,散步中他发现了不少“坛坛罐罐”的东西,便留心将其带回家;这之后,他总是喜欢在河边散步,希望能够碰到更多的“坛坛罐罐”。

 

  去年夏季,村中开始治理友谊河,韩国宇知道之后,更加留心。挖掘机挖过的地方,韩国宇也曾捡拾到不少“旧物件”,这其中便有陶罐8件、铁器8件、寿州窑碗5件,收获颇丰。

 

  “捡拾这些东西,最开始纯粹是因为‘好玩’。”韩国宇说,他只是一个农民,并不清楚这些文物的价值,也不了解这些文物的年代,捡到的这些文物,他也曾给村中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过,有一些大家说是汉代的,但是他自己也摸不准。

 

  “后来,有文物贩子找上门来,想要购买我收藏的东西,但是我并没有卖。”韩国宇说,虽然自己是一个农民,家庭条件也不富裕,但既然是文物,那就一定不能卖。“这并不是钱多钱少的事情”。从那时起,韩国宇便打定主意要将文物捐赠给国家。

 

  11月13日这一天,韩国宇主动将收藏的30件文物一次捐赠给了太和县博物馆。经文物专家鉴定,韩国宇这次捐献的文物藏品,有战国灰陶鈁、战国铜镞、汉代绳纹圜底罐、汉代素面宽折沿盆、隋代黄釉盘口壶、唐代黄釉瓷碗、宋金黄瓷灯、元代铁权、明清铁犁铧等多件器物。年代横跨战国至明清多个时代,包含铜器、铁器、陶器、瓷器等多个文物类别,具有较高收藏与研究价值。

 

  收到韩国宇的捐赠,太和县博物馆馆长金亚东激动地说,韩国宇捐赠的这批文物弥补了该县博物馆藏品的不足,同时,捐献的铁镜、铁权等,更是填补了该馆此类馆藏文物的空白。此外,铁镜和铁权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研究太和地方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韩国宇保护文物的精神可嘉,捐赠文物的行为更令人称赞。”金亚东说,保护文物,人人有责,韩国宇捐赠文物的行动值得社会提倡。本报记者 任秉文 实习生 吴春坪/文 通讯员 关峰/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