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文物保护引入“黑科技” 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第二十七次业务研讨会现场。 方堃 摄

 

  中国园林博物馆为文物藏品配具二维码、广州绿绮楼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三维实体模型、杭州灵隐管理处文物监测实现科学化管理、六和塔采用光纤光栅实时监测……20日,在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年一度的盛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第二十七次业务研讨会”上,二十余家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百位专家纷纷亮出重点文物保护“黑科技”,旨在通过互相探讨“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

 

  中国历史悠久、遗存丰厚,在世界文物之林中独树一帜。多年来,中国国家文物局在系统梳理文物资源、基本摸清文物家底、发挥文物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扩大文物资源向公众开放、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开发文博创意产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而当下,用如何用高科技激活文物生命力成为中国文保界最火热的命题之一。

 

  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以下简称“园博馆”)开放式库房内,文保柜架与文物藏品均标配具有藏品信息的二维码。藏品保管员通过PC端或移动双平台二维码扫描功能即刻查找、快速定位。“园博馆在文物管理上延伸出大数据信息时代产物二维码,既能满足专门保管员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又能满足开放式库房中人们对藏品知识的追求。”园博馆北京筹备办党委书记阚跃表示,园博馆开创的中国园林藏品专业化管理体系,创新发展的藏品管理模式,是文物“科学化保护”的第一步。

 

  针对于古建筑保护,广州东莞则针对可园绿绮楼出现石柱风化、木柱腐蚀、墙体出现裂纹等现象,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绿绮楼三维实体模型,数值模拟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计算,科学计算出绿绮楼接待游客流量合理控制的具体要求,有效排除绿绮楼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其结构安全。

 

  除了针对性地对文物进行修复,浙江杭州灵隐管理处还开展了文物日常遗产监测工作。“我们与浙江大学共同开展‘飞来峰造像监测和预防性保护措施研究’课题,已选择典型案例进行监测、累计数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贵吗和对比,为文物保护工程的设计、信息化施工等提供重要数据参照。”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主任唐宇力表示,当下灵隐管理处已经初步建立起飞来峰造像群病害的监测体系。

 

  当下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引入“黑科技”已经越来越呈趋势化,“黑科技”让文物在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中“活”下去,在百姓日趋多元的文化生活中“活”起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