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太和农民爱到工地捡“碎砖烂瓦” 现向博物馆捐赠30件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1月16日,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友谊社区村民韩国宇将30件文物(器物)捐赠给太和县博物馆,其中一些文物具有较高收藏与研究价值。

 

  韩国宇今年56岁,家庭条件虽然不好,但自幼喜欢文物,经常去工地或墓地捡个碎砖烂瓦,拿回家欣赏。

 

  韩国宇的两个儿子陆续考上大学后,家庭负担加重。为此,他常年在太和周边的建筑工地上打工。

 

  因为喜欢文物,韩国宇多了个心眼,经常留意挖掘机挖过的地方,捡些坛坛罐罐拿回家收藏。

 

  经文物专家鉴定,韩国宇这次捐献的文物(器物),有战国灰陶钫、战国铜镞、汉代绳纹圜底罐、汉代素面宽折沿盆、隋代黄釉盘口壶、唐代黄釉瓷碗、元代铁权、明清铁犁铧等。年代横跨战国至明清多个时代,包含铜器、铁器、陶器等多个文物类别,具有较高收藏与研究价值。

 

  这批文物弥补了太和县博物馆藏品的不足,特别是捐献的铁镜、铁权等,填补了该类馆藏文物的空白,对进一步研究太和的历史以及本土文化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铁镜和铁权又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太和地方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几年前,韩国宇收藏的这30件文物(器物)就被文物贩子盯上了。文物贩子通过各种方式,向韩国宇表示愿出高价购买,但都被韩国宇拒绝了。“我虽不富裕,但不缺这几个钱,爱护文物是我的情结,怎么能用于出售牟利呢?”

 

  太和县博物馆馆长金亚东为韩国宇颁发捐赠荣誉证书时说:“韩国宇爱护文物的情结可嘉,保护文物的精神值得提倡。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和捐献文物的行列中来。”

 

  2015年以来,为弥补博物馆藏品不足的现状,太和县文物部门通过抢救性发掘、执法征缴、接受社会捐献等方式,共征集文物(器物)838件(套),促进了博物馆新馆建设的进程。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