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区仅存的古代书院 朱熹曾来此讲学
鹿田村是金华山半山腰上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村子的一个僻静角落,坐落着一座白墙黑瓦小庭院,它就是历史上有着“八婺儒宗”之名的鹿田书院,也是目前金华市区仅存的古代书院。
有着“八婺儒宗”之名的古代书院,
朱熹曾来此讲学
修葺一新的鹿田书院为院落式建筑群体,占地面积792平方米。沿中轴线第一进为大门,第二进穿廊,第三进为正厅(楼屋),面阔均为三开间,每进两侧各置厢房7间(楼屋)。
看似普通的院落,在金华儒学发展史上却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鹿田书院始建于宋,修复于清,原址为鹿田寺,以玉女驱鹿耕田得名。
朱熹算是在鹿田书院讲学人中最有名气的,他的“公开课”曾吸引了许多书生,座无虚席。
书院曾毁损,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金华八县名流复建鹿田书院,内供奉金华“七贤”,并由金华太守继良题额“八婺儒宗”。
鹿田书院是金华“小邹鲁”文化的重要历史遗迹,上世纪30年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还将其编入中国营造学社《建筑设计参考图集》一书的第八集和第九集。
鹿田书院四周群山环抱,景色秀丽。古代文人墨客游此,题咏颇多。宋代潘良贵曾赞赏:“自是评吾乡山水以此为第一。”南宋谢翱在该地写有《听雨记》。南宋方凤、元代许谦、吴师道、戴良、叶谨翁,明代王思任,清代王崇炳、郑鹤龄等均有题诗。
鹿田书院是金华市区现存仅有的一座古代书院,也是浙江省保存最完整的书院之一,1997年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要说鹿田书院的文物价值,并不止于建筑,更在其体现的学术精神上。
金华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吴远龙认为,作为江南邹鲁之地,金华历来崇文重教,吕祖谦、陈亮、唐中友、宋濂、方凤、方孝儒及“北山四先生”等均兴办过书院,共同推动了婺文化的传承发展。
“书院之兴盛是金华文化之厚重的重要表征之一,这也是我们保持足够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金华山文化研究院院长施怀德则认为,沉寂多年的鹿田书院得以恢复原貌,重见天光,进一步确立了金华山“三源汇流、五圣鼎力”的文化定位,凸显金华山儒释道三教和会之文化气象,丰富了金华山的内涵,期待它在传承婺州文化、促进小邹鲁文化以及金华山国际研学游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浙萍 何贤君 实习生 施楼韵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