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东津新区发现两汉墓葬群 出土三百多件两汉器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两汉时期的庄园经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当年庄园主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只有文献记载。最近,随着东津新区后岗村一个两汉墓葬群的发现,三百多件陪葬器物重见天日,让我们真实地了解到当时的庄园经济。

  年过五旬的张广立家住东津新区后岗村,在他儿时就发现村里有大大小小的坟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地平整后,这些坟包虽然不见了,但农田里经常发现一些陶器。

  为配合东津新区污水处理工程,从今年六月开始,考古人员对这一带进行勘探,发现后岗村的农田里还真有不少古墓,经过抢救性发掘,到本周,已发堀西汉土坑墓和东汉砖室墓六十多座,出土陶罐,陶鸭,陶碗等各种器物达三百多件。

  考古人员介绍,陪葬器物规格虽然不高,但比较精致,数量惊人,从墓葬规格和出土器物分析,应该是两汉时期庄园主和贫民的墓葬。据了解,我国自春秋战国私有土地制度后,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不堪生活重负,被迫出卖田地,由富人家收买,贫富差距加大,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了地主的佃佣。两汉时期,豪强地主都占有大量土地,他们采取田庄式的生产经营模式,不仅有农、林、牧、渔等行业,还从事手工业的生产,这就是庄园经济。

  毗邻汉江的东津后岗村地势一直较高,这个墓葬群也见证了早在两汉时期,后岗是人类聚集的地方。而位于后岗以西的东津老营,上洲,中洲和下洲四个村子,却是一片沙土地,由此分析,在两汉时期或者汉代以前,这个四个村庄还是汉江的河道。

  这批墓葬群的发现,不仅见证的汉江河道的变迁,出土的三百多件器物,也为研究两汉时期庄园经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