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通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关情况

  全面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加快推进福安狮峰寺、闽东北廊桥、柘荣吴氏大宅、屏南漈下建筑群等国保单位保护维修和福鼎赤溪“精准扶贫”村杜家堡修缮工程;开发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积极推进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下一步,宁德市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将有不少“大动作”。这是记者从11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消息。

  部署:

  开发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11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方面负责人,通报宁德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关情况,发布相关信息,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会上获悉,在下一阶段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宁德市将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其中包括,全面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加快推进福安狮峰寺、闽东北廊桥、柘荣吴氏大宅、屏南漈下建筑群等国保单位保护维修和福鼎赤溪“精准扶贫”村杜家堡修缮工程。

  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整治建设工程,力争每年实施一个重点改善历史名镇名村项目。着力推进福安廉村、屏南漈下村、福鼎潋城村等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建成霍童线狮展示馆、漳湾福船文化展示馆,推动古镇特色文化旅游发展。

  开发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重点保护发展畲族文化、廊桥文化、古镇名村文化、信俗文化(陈靖姑、马仙、鲤鱼等)、海防文化,培育一县一品一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品牌。积极推进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此外,宁德市还将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开展重点红色文化资源的专题调查,将辖区内未挂牌标识的红色文化遗存和革命遗址统一挂牌或立碑等;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加强木拱廊桥技艺、水密隔舱福船技艺、柘荣剪纸、霍童线狮、畲族银器、黄酒酿造、茶叶制作、护鱼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等。

  成绩:

  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8处

  在11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无论是在文物保护,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宁德市均有亮眼的“成绩单”。

  据悉,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18处。其中,单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分别是古田临水宫殿、屏南漈下建筑群,周宁林公忠平王祖殿、福安狮峰寺、柘荣凤岐吴氏大宅、福鼎秦屿戍守台湾将士墓群、霞浦半岭畲族观音亭寨。闽东北廊桥一个11处,分别是屏南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寿宁鸾峰桥、杨梅州桥、飞云桥、登云桥,升平桥、仙宫桥,柘荣东源桥,古田田地桥。前不久,蕉城区霍童镇黄鞠灌溉工程还被联合国列入世界灌溉遗产名录。此外,全市有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63个,宁德县(市、区)文物保护单位455处。今年宁德市共有33处文物单位申报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结果等待公布。

  此外,目前宁德市已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拥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59项,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定的十大门类。拥有世界级3项(“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柘荣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位列全省第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人,位列全省第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1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4人。 (记者 吴宁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