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典建筑博物馆在沈阳开馆

  见证了沈阳计划经济和工业时代发展烙印的一座旧锅炉房,历经一年筹划,六个月施工、布展,11月11日,刘鸿典建筑博物馆暨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文化交流中心开馆。

  刘鸿典生前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前身是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辽宁宽甸人,生于1904年。193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曾在浙江大学建筑系任教授、代系主任,并自办宗美建筑专科学校,后任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教授、系主任,1955年,他开创了东北大学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授予权,首任硕士生导师和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由于当地的封闭与落后,刘鸿典12岁才得到父亲允许读小学。1929年9月,他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时,已经25岁,而他的老师梁思成任建筑系主任时,才27岁。

  刘鸿典是我国“建筑四杰”的直系传人,也是新中国早期绝少的几位没有留洋经历的著名建筑师之一。新中国成立前,他在上海设计的中心游泳池、中心图书馆、虹口中国医院、淮海中路上方花园风格各异的独立别墅、福州交通银行、南通交通银行、杭州交通银行等,不少作品至今仍是上海著名的标志性建筑。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担纲完成了东北工学院校园总平面图、东北工学院冶金学馆、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教学楼等设计,还于1950年参加了沈阳工学院新校区的设计规划工作。1956年他响应国家号召,随东北工学院建筑系远赴西安,并担任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主任。1985年刘鸿典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正逢他80大寿,为此,学校党委专为他举行了“入党、祝寿”双喜庆祝会。1995年8月,在他91岁时安然仙逝。

  刘鸿典建筑博物馆位于和平区海口街,由一个老旧锅炉房改造而成。此次,展出刘鸿典先生的许多珍贵遗物、图纸、手稿和画作,部分作品以全新方式呈现,许多尘封多年的史料文献也首次与公众见面。以后,国内外建筑师手稿征集与展出也成为该馆的常态和特色之一。同时开展与建筑文化相关的收藏、研究和交流活动。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陈凤军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