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拆家补长城”,是对文物的二次伤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得胜堡,一座建于500多年前的明代长城古堡。上世纪初,周边村民纷纷剥去古堡及城墙上的青砖垒墙建屋。10月22日,古堡下土生土长的任七海和同样年过七旬的刘悦偶然爬上堡顶,发现有部分失去城砖面临坍塌危险。“是咱们把长城砖还回去的时候了。”50多年前,他们为建自家院墙,都曾拆卸过长城青砖。任七海和刘悦决定,把自家院墙的砖拆下补修长城,偿还“心债”。(11月11日《山西晚报》)

 

  看到明代长城的破落,看到明代长城的萧瑟。这两位“有良心的村民”对自己曾经的“拆长城建家院”鲁莽举动而后悔不已。他们认为是到了偿还良心债的时候了。于是,两人商议之后,决定将自己家的家院上使用的长城青砖拆下来,还给破落的长城。最近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很忙碌,已经将200块长城青砖背到长城上,正在动手修缮。

 

  “拆家补长城”,是村民的良心发现,他们的举动让很多人感动,认为这是偿还愧疚的好办法,甚至还有专家呼吁所有村民都应该去偿还良心债。但是,这样的偿还良心债也是存在问题的。

 

  当初拆卸长城青砖的时候,确实给长城造成了伤害,似乎主动去修补长城,就能减少伤害。而实际上不然。长城是文物,拆卸的时候是破坏,如今去修补的时候,可能也是一种伤害。

 

  这是因为,村民并没有修缮长城的能力,或者说,即使他们“会垒砌砖头”,也一定不会修缮文物。文物的修缮和普通房屋的建造还是存在“技术差异”的,两者之间是不同的“技术工种”。这些村民因为良心发现去修缮长城,虽然使用的青砖是“原来的青砖”,但是这个过程中,使用的其他材料,可能还达不到“修缮文物”的材料标准,村民的主动修缮长城,对于文物保护来说,可能就是实际上的伤害和破坏。

 

  除了不具有“修缮文物”的技术之外,更应该关注的是,只是两位村民的良心发现,不可能填补明代长城的所有缺口。当初,到明代长城上拆卸青砖的村民很多,以至于导致了这段明代长城和城堡的严重伤害。这足以说明,当初的拆卸行为是十分严重的。那么,其他村民的良心债如何偿还?是不是意味着想偿还就偿还,不想偿还就不偿还?

 

  “拆家补长城”,还良心债不能只靠良心。修缮明代长城这段珍贵的文物需要监管部门做些事情。其一,“村民拆家补长城”,不应该让他们自己动手,而是应该将青砖交给文物管理部门,由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业力量进行修复。其二,其他村民昔日拆卸的长城青砖,是到了以法律的名义收回的时候了,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统一行动,让村民将拆卸的长城砖偿还回来,这样才能真正修复落魄的明代长城。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