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发现墓塔林 其中有罕见双子七级浮屠

  “我们目前发现的古墓塔有36座,分布在寺庙周围的山林之中,其中有13座已经经过了专家鉴定。”11月8日,湖南郴州苏仙区龙岩古寺住持释礼春师傅向记者介绍,该寺发现的墓塔林中,还有一座极为罕见的双子七层墓塔。

  墓塔是古代佛教信徒往生之后,为埋葬遗体或舍利建造的塔。郴州龙岩寺是一座隐匿在深山丛林中,且鲜为人知的800年古寺。在释礼春师傅的指引下,记者一行在寺庙周围的山林中找到多座古墓塔,它们层级不一,有的墓塔上还镌刻着文。

  郴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专家召集人张式成介绍,墓塔的层级越高,表示僧人的修为以及学问越深。“龙岩寺发现的双子墓塔,均有七层之高,在佛教中意为七级浮屠,说明里面存放的是两位高僧大德圆寂之后的舍利,受后人景仰。”

  释礼春师傅告诉记者,多年前他来到龙岩寺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寺庙也只剩一些废墟,连进山的路都是山下四位老施主用柴刀帮他砍出来的。几年前龙岩寺要举行法会,施主们在帮助他整理场地时,不慎引发山火,虽然燃尽了山里的茅草,但是却因祸得福,寺庙周边的墓塔林得以重见天日,向后人展示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

  据考证,龙岩寺的七层双子墓塔是佛教曹洞宗古爽派传人福归老大和尚和万灵大和尚的舍利存放处,占地约20余平方米,两座塔形制相同,高约5米,由丹霞石砌成,并雕刻了精美的图案以及一些吉祥的言语,外有墓墙包围。墓塔后墙镶嵌的汉白玉主碑上额刻有“衣钵流芳”四字,两侧墓碑则分别记载了两位高僧大德的生平事迹。

  “这片墓塔林能够保存下来,得益于释礼春师傅的发现和守护。”张式成说,由于地处深山老林,在释礼春师傅来到龙岩寺之前,龙岩寺的香火已经断了很久,是他一点一点把废墟中的龙岩寺修复好,并且将发现的墓塔林保护起来,一座座进行修葺。

  “龙岩寺可以说是湖南宗教文化传播的一个见证地。”张式成表示,佛教禅宗南宗在湖南以南岳衡山为中心,逐渐南移传播到郴州和江西省,再传播到福建省,辐射影响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