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解密:挥着翅膀的“飞天”

  无翅善飞、无羽能翔,说起“飞天”,人们总会想起敦煌壁画中衣裙飘曳、散花飞翔的优美形象。但是,挥着翅膀的“飞天”却鲜为人知。

  中国西部两块挥着翅膀的“飞天”砖雕,佐证了古丝绸之路沿线多元文明的交流交融。日前,记者来到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在距今1000多年宋金墓群的彩绘砖雕上,看到了两个与众不同的飞天:她们有着女性的面容与发髻,却长着鸟类的腿脚。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有着巨大的翅膀,身后祥云缭绕。

  这里的飞天为什么不同于常见的散花天女,而是挥舞着翅膀呢?

  飞天,见证古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往融合。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说,在古印度文化中,就有以“天龙八部”中乐神“乾达婆”为代表的天人、天女形象。

  随着佛教艺术的东传,飞天“飞”到了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仙人、仙女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飞天。

  赵声良说,飞天包括较为广泛的诸天形象。除了常见的天女外,清水宋金墓群中挥着翅膀的“迦陵频伽”也是其中一种。赵声良说,“‘迦陵频伽’是人首鸟身的神鸟。她声音美妙、婉转如歌,又被称作‘妙音鸟’,常以歌声为佛作供养。”

  赵声良介绍,在佛教艺术中,有大量“迦陵频伽”形象。在敦煌莫高窟,第444窟的窟檐处就有该形象。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还可以看唐代风格明显、反弹琵琶的“迦陵频伽”。

  清水县赵充国陵园景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殷傲介绍,清水出土的这些彩绘砖雕出现于北宋时期。在出土“迦陵频伽”的4号墓室,还有西域色彩浓厚的飞马、葡萄等形象,这反映了古代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