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美丽天水,有一个玄奘晒经的传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甘肃省天水市被称为陇上江南,植被丰富,环境宜人。

 

  10月30日,本报    “重走玄奘路洛阳再出发”采访团抵达活动的第二站——天水市。本次活动由洛阳市委宣传部、偃师市人民政府、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洛报集团整合营销中心、河图网、偃师市广播电视台、洛阳马蹄泉旅游度假村联合承办。

 

  修建寺庙纪念玄奘晒经

 

  《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有个人尽皆知的故事:玄奘师徒取经归来路过通天河,早有老鼋(yuán)在岸边等候,驮着四人渡河。但因唐僧失信于老鼋,忘记向佛祖询问老鼋功德圆满之期,老鼋遂将四人沉入水中,弄湿经书。

 

  在天水,这个神话被演绎为另外一个版本:相传玄奘西天取经归来,途经天水,恰遇渭水暴涨,渡河时洪水浸湿了经卷,玄奘曾在此地晒经。后人为纪念玄奘法师,修建了寺院,并取名晒经寺,后因当地字音转变改为渗金寺。

 

  传说都是美好的,渗金寺在天水市却是真实存在的。在天水市马跑泉镇的一条小巷里,渗金寺庙宇不大,却香火兴旺。

 

  渗金寺的大门口,一副对联呈现了这里的两个传说:“敬德勒马跑名泉,玄奘晒经建古寺。”前者说的是当地地名马跑泉的由来,后者说的就是玄奘在此晒经的故事。

 

  渗金寺依山而筑,下院天王殿,中院大雄殿,后院卧佛殿。沿着天王殿侧面的楼梯一路向上,一张玄奘晒经图被勾画在楼梯尽头的墙面上。

 

  丝路连起天水与洛阳的情谊

 

  玄奘晒经的故事,串起了天水与洛阳偃师的历史渊源。

 

  在“一带一路”沿线经商的偃师人,又在现代演绎着天水与洛阳的情谊。

 

  作为偃师市传统支柱产业的电线电缆,在天水市小有名气。这里有20多家偃师电线电缆企业,已将经销点布局到了天水市的每一个县。

 

  2003年来到天水市创业的张高杰,是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人。“我的老家离玄奘故里只有30米,我从小就被玄奘法师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染,也见证了那里30多年的发展。”张高杰说。

 

  张高杰刚到天水时,从路边的门店销售做起,现如今已经成为天水德利来电气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该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线,在天水当地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希望玄奘精神和玄奘文化能够发扬光大,祝愿家乡发展得更快更好。”和所有洛阳人一样,看着玄奘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推崇,张高杰也为自己是洛阳人而感到自豪。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洛阳知名度

 

  在天水市,从街道的广告标语,到有民族特色的丝路餐厅、丝路酒店,“一带一路”的元素随处可见。

 

  当晚,采访团一行入住天水万达酒店。刚进酒店大堂,一副白色大理石雕刻的“一带一路”风景便映入眼帘。

 

  “这幅画设计得怪美。”采访团一位成员说。“你们是河南人?”话音刚落,一位30多岁的男子用一口流利的河南话跟我们打招呼。原来,这位名叫孙宏强的巩义老乡,是万达酒店的董事长。

 

  提起玄奘法师,孙宏强也十分熟悉,2015年,他还专程到偃师玄奘故里参观。他介绍,天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近年,“一带一路”带动了天水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我们也要向天水取经。”洛阳马蹄泉旅游度假村董事长郭向伟说,作为旅游文化景区,马蹄泉也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把玄奘文化与休闲旅游更好地融合起来,让世界更多人了解玄奘,了解洛阳。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