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罕见“毛发石”亮相狼牙山文化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台湾毛发石状如头发,栩栩如生。

 

  台湾罕见“毛发石”亮相狼牙山文化博物馆

 

  状如白发 其实是一种海洋动物头盘虫

 

  10月29日上午,来自北京、湖南、黑龙江、天津、河北等地的赏石专家齐聚保定易县狼牙山文化博物馆九州奇石展厅,台湾毛发石、易水模树石、河南洛阳牡丹石等1300多方(组)各省奇石让大家看得如醉如痴。“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奇石收集到一起并按照地域陈列布展,这在全国尚属首家。”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李秋振赞叹不已。

 

  狼牙山文化博物馆位于国家4A级景区易县狼牙山腹地东西水村,距荣乌高速狼牙山出口5公里。该馆占地20亩,主体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博物馆分为红色抗战、九州奇石、农耕文明三大部分,展品2300多件(组),其中台湾毛发石等5方全球限量级观赏石为镇馆之宝。2014年11月,赏石艺术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认真考察,河北省观赏石协会确定该馆为赏石文化活动基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全国赏石界大咖参观“河北第一石”唐河彩石。本报记者 石英杰 摄

 

  “这块台湾的毛发石状如老年人的白发,世所罕见。”河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易县狼牙山文化博物馆馆长李晓辉告诉记者。该馆收藏的这方毛发石长达60厘米,毛发整齐,栩栩如生。李晓辉经过十多年搜寻,才在省石协的帮助下,从石友手中获得。据介绍,毛发石因其长有像毛发一样的物质而得名。它的“毛发”是一种低等海洋动物头盘虫。毛发石多产于我国台湾海峡东南部,头盘虫生活在距海岸数米外的浅海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鲜见。

 

  记者在展厅中看到,展出的易水模树石呈现出密集的松树或枝叶的图案,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人物造型。工作人员介绍,易水模树石产于狼牙山地区,业内称为“中国之最”。这种石头形成于4亿年前的远古时代,多由沉积岩形成的板岩变质而成。板岩中的氧化铁、氧化锰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渗透进板岩的缝隙,固结在同一层面上,便呈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

 

  这些赏石大咖们聚集在一块唐河彩石前久久不散,这块石头形如金蟾,形态生动,色彩雅致,具有招财进宝的寓意。李晓辉介绍, 唐河彩石又称唐河彩玉,产于太行山北端的唐河流域,被称为“河北第一石”。该馆收藏多方唐河彩玉,体量最大的高达3米,重约16吨,堪称“唐河彩玉王”。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