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娇黄釉鉴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弘治娇黄釉品种多、数量大、价值甚高,后世都以其为楷模,清以后多有仿品。鉴定时需把握的重要特征是:

  一、弘治造型规整,修坯细洁,底足白釉,初期与成化白色一样,中期发灰,晚期泛青色,与正德的亮青色一致。

  二、弘治盘底均有塌凹现象,后仿者多为平底。

  三、弘治器物底足低矮,圈足光滑,后仿者底足稍高。

  四、款识中“治”字中的三点水,一般真物均低于“台”字,后仿者三点水和“台”字相齐平。

  五、弘治黄釉的鸡油黄色极难仿制。成化时偏黄白色,后仿者多发深黄色。弘治黄釉两次上釉均十分精细,边沿与白釉或白胎相接部位整齐而自然,后仿者多显拘谨。

  弘治以后,历代都生产黄釉,正德朝继承弘治传统,但黄色偏重,给人以老成持重之感。嘉靖朝黄釉从浅淡到深黄均有,釉面似有不平之感,可能是用笔拓法上釉,也有釉面匀润的,估计是用吹釉法上釉。嘉靖时习惯在黄釉上绘红彩,在低温红釉上绘黄彩。个别黄釉器底足亦施黄釉,均为刻官款。万历黄釉器传世较少,多为碗类,黄色深沉,已无娇黄之感。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