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体现三个“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运河沿线各省市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关键在“带”。大运河是因为漕运而形成的共有文化长廊,经济文化建设都要作为“带状”去思考,无论保护和利用都作为一个整体推进。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让沿线城市形成统领协调格局,共同发力,打破一亩三分地,促进更大范围的融合和交流。具体要体现在三个“联”上。

 

  在保护上要体现联动

 

  形成保护管理联动机制。在申遗过程中,针对大运河跨区域、多部门管理的活态遗产特点,建立了省部际会商小组、市厅际会商小组等多层面的保护管理协调机制,统一协调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相关事宜。申遗成功后,这些机构的功能普遍被弱化。各地在运河文化保护利用中仍旧存在条块分割、多头并管的局面,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要借鉴申遗过程中的协调联动机制,推动运河沿线城市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协调机制和分工体系。在适当时机,可参照对长江、黄河、淮河等河流的管理模式,设立一体化的运河专职管理机构,做到职权责统一。

 

  联动制订高起点规划。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时要高起点定位,整体上考虑。一是要注重区域合作。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让大家共同发力,沿线35个城市要形成区域合作、城市间合作,互联互通,借鉴支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要注重部门协调。大运河遗产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水利航运、园林建设、文化、旅游,容易形成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相互竞争的格局,在规划之初就要形成协同发展、跨专业领域合作的态势,从而构建不同功能的运河文化廊道或文化产业园区,避免同质化的竞争。三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作为活态遗产,既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又要考虑其活态的特征,合理利用。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妥善处理好保护利用的关系、遗产管理与水利航运管理的关系、文化功能与航运功能的关系,协调建设大运河文化带。

 

  形成统一立法。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大运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活态,至今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南段仍有近900公里在正常通航。大运河跨地区、跨行业管理和线性活态的特点,决定了大运河除了受《世界遗产公约》《文物保护法》等法律保护外,还受到《水法》《航道管理条例》等法规的保护,正因为多种法律的交叉管理,缺少统一立法,在具体管理活动中法律依据混乱,导致运河文化资源遭到破坏。从国外经验来看,以运河著称的国家多数都制定了运河法,如 1912 年的 《巴拿马运河法》。对跨地域、跨行业的大型线性活态遗产大运河来说,现有法律法规还无法涵盖大运河保护、管理、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大运河需要一部专项行政法规,从而整合文物、交通、水利、建设、环保、国土等各领域机构和众多相关利益者,形成合力。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扬州作为牵头城市曾经倡议并起草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的联合协定》,由35个沿线城市共同签署,代替运河立法提交给世界遗产委员会,但在具体管理活动中这个协定的法律效应是远远不够的。《长城保护条例》已于2006年施行,建议可以从国家层面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

 

  在传承上要体现联手

 

  联手挖掘运河文化价值。目前运河沿线地区对大运河文化价值的挖掘还停留在不同的城市研究各自的运河文化,出一批本地河段的论文等研究成果;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整体研究中国大运河,朝着建立“运河学”的方向努力。目前全社会都知道大运河,但大运河究竟是哪条河,有多长,沿用多久,申遗成功的究竟是哪条河,是中国大运河,还是京杭大运河,别说普通百姓,就是文化界、新闻界也说不清,在媒体上经常出现错误,说京杭大运河有2000多年历史,说中国大运河有1700多公里,这都是不对的。这些误解的出现,是我们对大运河研究不够,宣传不够,国内对大运河的研究,相对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将中国大运河的研究工作提升到“运河学”的高度来认识。敦煌学、长城学以及对丝绸之路的系统研究都呈现出新气象,但从文化遗产角度对大运河进行挖掘和提炼还比较薄弱。大运河本身是鲜活的,它涉及文物、遗产、历史、景观、艺术、文学、建筑、规划、管理、考古、经济等众多领域,“运河学”就是要对大运河文化做出进一步的挖掘和提炼,促进公众对大运河价值的认知。

 

  联手打造运河文化传播平台。大运河申遗过程中,由35个城市组成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等沿线城市的民间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一度的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成为运河沿线城市共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平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仍需发挥文化传播平台的作用,如可以恢复一年一度的运博会,举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论坛,发挥大运河遗产保护城市联盟、大运河旅游城市联盟、运河历史城市联盟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建立大运河文化保护开发基金等平台,推进运河城市的文化、经济交流,助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动建立政府投入和社会力量共同协作的机制,聚合大运河沿线的文化元素,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共建运河文化圈,从而形成一个推动运河文化、主题文化、创意产业的长效机制,联手挖掘运河文化价值。

 

  联手推出文化项目。借助大运河申遗成功,各沿线城市要联手推出一批文化项目、出版项目、产业项目来振兴运河文化,发展运河经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一定要有沿线城市间的合作,形成合力。不能让各个城市单打独斗,自说自话。要联手对大运河文化及沿线各城市文化的价值与精神内涵作深度梳理与挖掘,形成一批论文、丛书等研究成果,创造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文学影视作品,建设一批运河旅游小镇,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馆。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发掘研究,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唤醒全民族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要将运河非遗与物质遗产深度融合,如剪纸、扬剧、苏绣进园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扬州评话、苏州评弹、杂技木偶上游船。要用运河边成长起来的文学艺术形式去创作新的运河文艺作品,如用京剧、昆曲、扬剧、淮剧编演运河大戏。利用大运河这一世界级的文化遗产,通过活化运河历史文化,输出文化产品,讲好运河故事,宣传中华优秀文化,让世人感知到中华文明的渊源博大。

 

  在利用上要体现联合

 

  联合打造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不仅可以吸引国内游客亲水休闲,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国际吸引力,但是目前大运河旅游的深度开发不够,未能形成叫得响的旅游品牌。原因是大运河文化旅游开发也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相互竞争的现象,缺少将中国大运河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的机制,未形成协同发展态势。据统计,2014年江苏段大运河遗产河道、遗产点和主航道所在区县游客量达2.7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4290亿元,但涉及运河本体的旅游产品并不多,城市间相互合作的旅游项目更是严重缺乏。因此需要打破行政区划,整体规划大运河旅游,如从山东微山湖到浙江杭州这一段,不但全线通航,而且沿岸文化景点众多,生态环境优美,可以推动沿线城市联合打造运河旅游品牌,将岸上的景点通过水路串连起来,形成联动效应。当然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其他的研究项目、宣传推广项目、公众参与项目、教育项目、展示项目也需要运河沿线城市的联合打造。

 

  联合发展运河文化产业。大运河代表了中国人的创造精神,应深入挖掘大运河沿线的优秀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创意的思想,构建一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地。只有在保护挖掘现有运河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创造出大运河文化的新内涵。大运河沿线城市应在保持大运河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将运河遗产和资源转化为具体的文化产品,在生产实践中既保留运河文化的本真性,又将文化内涵和运河价值融入到物质产品中,打造运河文化产业带,让民众既能感受到运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品质,又能将其依然存在的实用价值融入现实生活,从而造福民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就是要用文化来带动运河城市带构建,带动运河经济带构建,要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利用大运河的交通动脉和文化廊道的功能,整合运河资源,发展高端产业,建设中国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带,拓展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运河经济,打造运河经济增长带。

 

  联合打造运河城市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提出是一个战略性的举措,决不仅仅是文化建设的内容,大运河连接起沙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构成我国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闭环。我国对外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对内提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都是一个统一的概念,聚合的作用,将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资源统一在一个共同目标下去推进,将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山东河南安徽这些东部发达地区放在同一个文化带、同一个经济带、城市带去整合发展。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形成的统领协调作用,可以帮助各个城市结合自身特色,构建不同功能的运河文化廊道或文化产业园区,避免同质化竞争。聚合运河沿线城市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极。运河沿线都是经济强省、文化大市,要通过运河文化的建设推动运河经济的发展,将大运河文化融入经济建设中,同时又通过运河经济的大发展,推进运河文化的大繁荣,实现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促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