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林积雨图》看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的笔墨特点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82岁(虚83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好友,父亲沈恒吉,是杜琼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后来取法董源、巨然,中年以黄公望为宗,晚年痴迷吴镇,后自成一家。沈周早年多作小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空林积雨图》, 墨笔纸本,高21.7厘米,宽29.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作左上方自题五言律诗两首,其一,“茅檐何日霁,溜响漫沉沉,气郁惟添睡,愁多亦怕吟。积润变鸣琴。安得东轩月,皓然当我襟”。其二,“久雨阴连结,青天安在哉?大由云所子,浩及水为蒥。群叶无情尽,木花借湿开。寂然泥沼地,苦忆旧人来。”末题款:“乙未九月积雨作雨闷二首,复作此景书之,是日忽晴,吾意彼苍亦闻颠崖赤子私讽之语而见悯耶?念七日周。”钤“启南”一印。右上方有吴宽题记一则,钤“胸中天地”一印。又钤鉴藏印 “安仪周家珍藏”“愚生印”二印,从藏印知此图曾为清初安岐收藏。
从自题悉知此画作于成化乙未(1475年),当时沈周49岁。此图记录了画家在积雨郁结之日,先感久雨之情景吟诗两首,后作画以附此景,图文相应,图像将诗意传达得更为清晰。本幅作品构图简省,形式上将重墨、主体物集中控制在画面底部三分之一内,使观者心生雨稠沉闷之感。透过弧形坡石间的气口看到缓缓流淌的溪水,屋舍建于溪旁,隐于林间,水雾缭绕弥散远方,与远景融为一体,在沉郁之外,顿增了画面的湿润生气。在意境上,方寸之间引人遐思。時间上九月二十七日,乃逾仲秋,山林中已是凉意丛生,叶落纷纷,道路泥泽,加之久雨人静,思念旧人,怎不生闷意?故吴宽题“有闵雨之意”之句。在笔墨上,粗笔皴擦中淡墨轻岚,稚拙处窥得巧妙。天地一片氤氲,万物霎时醇化。中锋秃笔,笔力挺健,墨色滋润,使画面湿气欲滴,山林、小溪、屋舍尽笼罩在雨雾之中,坡石似被久雨浸淫,营造出一种苍茫、寂寥之感。
整体观之,此作诗、书、画兼美,诚为石田笔下文人画之佳作。寄雨抒怀,余味不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