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彩绘鸭嘴形柄漆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汉代彩绘鸭嘴形柄漆盒,埋藏地下两千多年,至今漆质色泽仍然坚硬光亮,精美轻巧,人见人爱。它出土于安徽天长市汉墓。此盒高11.5、径17.4厘米,结构完整,圆润纯朴。盒为木胎,由盖和底两部分组成,平口,浅弧腹,矮圈足,柄作鸭嘴张开状。盒内髹朱漆,外髹黑漆,并用朱漆绘圈云、龙凤和鸟纹等。盒口沿、器身纹饰用弦纹相隔。鸭嘴柄内髹朱漆,外髹黑漆,还用朱漆点画了鸭头、嘴、眼等部位,形象生动,独具匠心。

 

  整个漆盒以黑色为基调,以红色作装饰,花纹简练,线条流畅,既庄重典雅,又柔和俏丽,很适合居室的审美要求,是汉代小件漆器的精品之作。有趣的是,该漆盒像只肥胖的老鸭安静地伏在地上,张嘴、睁眼,静中有动。鸭的颈部安置活舌,存取食物时,手握鸭嘴形柄一紧一松,盒盖随之开合,非常轻巧方便。1987年它随安徽其他70余件古代漆器赴日展出,誉满东瀛,令人赞叹。

 

  从以上介绍的漆器可以看出,汉代漆器的制作,体现了卓越的设计思想。从实用出发,考虑到使用方便、放置容积以及图案纹样的多样统一,是实用和秀美相结合的典范。

 

  据文献记载,三国时期统治阶级、王公贵族制造了大量的奢侈品,作为生活享用,因而扩大了漆的用途。1984年6月,安徽马鞍山市朱然墓出土一批漆器,见证了文献的说法。

 

  三国·吴鎏金铜扣彩绘季札挂剑图漆盘。朱然,三国东吴大将,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他与孙权为同乡同学,友爱至深。朱然死后,孙权曾给予厚葬,此漆盘便是随葬品之一。

 

  该漆盘为木胎,敞口浅腹,高3.3、径24.8厘米。盘口为鎏金铜扣,外壁通髹赭色漆,并用红黄二色勾云龙纹。盘的正面彩漆绘画由三部分组成;盘的外圈描绘的是狩猎图,动物奔跑,猎人追逐,动感强烈;第二圈绘有鱼、荷、水禽及孩童摸鱼等图像,形象喜人;盘的中心是主题画,描绘的是春秋时代“季札挂剑”的故事,情景感人,尤为精彩。

 

  季札是春秋时吴国贵族中的一位公子,吴王诸樊之弟,曾受封过延陵(今江苏常州)和州来(今安徽凤台)。一次,季札出使北方路过徐国时,徐君见他佩剑精美,爱不释手,但又不便开口。季札明白徐君喜欢此剑,可是有使命在身,心想待完成任务返回时再奉赠此剑给徐君。哪晓得,等季札完成使命返回徐国时,徐君已经去世了。季札十分难过,便亲到徐君墓前祭祀,将佩剑挂于树上,神情悲切,哀悼徐君。坟前有两只小野兔,更加衬托出荒凉的气氛。上部远山浮云缥缈中绘有两人图像,相对而视,犹如今天电影中出现的回忆镜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季札与徐君昔日交往的情谊。整个画面构思巧妙,布局紧凑,层次分明,体现了作者的高超技艺与艺术修养。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然历经沧桑,至今所见的三国绘画资料相当缺乏,连文字记载也相当简略,甚至连摹制品也少见。因此,这件三国漆画盘的出土,代表了三国时期漆画艺术的一种风格。另外盘底还书朱漆“蜀郡造作牢”五字,可见此漆画盘为“天府之国”产品。此盘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