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被写在陶器上距今4千年
2017-10-18 15:39:20 来源:快科技 已浏览次
我国一个考古工作曾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而发现地点就在陶寺遗址中。小灰坑中发现了一个陶器,上面用朱砂写着两个字,其中一个已经被辨认出是文化的文字。据考证,这两个文字距今已经有4千多年的历史。
除了随葬器物,六座大墓的规模也显示,他们完全可以和后来的历史时期一些诸侯王等级的大墓相提并论。值得注意的是墓葬等级分明,时代也跨越了整个陶寺时期,但六座大墓的时间却都集中在早期。
发掘完六座王级大墓,时间已经进入了1984年年底,几乎就在同时一直沉寂着的居住址发掘而已,后来震惊了整个世界的朱书扁壶出现在了一处不起眼的小灰坑里。尽管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他一刻的记忆仿佛永远凝固在了李建民的脑海。
传承400年左右的陶寺文化可以界限地分为三期,其中陶寺早期大约持续了200年,中期和晚期各占100年。拥有不止一座王级大墓,又出土了清晰的文字,那么当时的陶寺是不是已经成了一个成熟的国家,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陶寺遗址难道就是人们苦苦寻觅的“夏墟”?

责任编辑:小田
1978年春天,刚刚开始勘探工作,山西工作队就在遗址范围内接连发现了居住区和墓地两处遗存,而且很快就都有了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陶寺遗址的第一次发觉整整持续了5年,仅墓葬就清理了超过1300座。
除了随葬器物,六座大墓的规模也显示,他们完全可以和后来的历史时期一些诸侯王等级的大墓相提并论。值得注意的是墓葬等级分明,时代也跨越了整个陶寺时期,但六座大墓的时间却都集中在早期。
发掘完六座王级大墓,时间已经进入了1984年年底,几乎就在同时一直沉寂着的居住址发掘而已,后来震惊了整个世界的朱书扁壶出现在了一处不起眼的小灰坑里。尽管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他一刻的记忆仿佛永远凝固在了李建民的脑海。
在陶器碎片,他清楚地看到了两个用毛笔蘸着朱砂书写字,多年以来,如果您不少史前遗址都曾经发现过类似文字刻画符号,但学者们依然认为出土于商代阴虚遗址距今3600的甲骨文,才是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
仔细端详手中的陶器残片,并不精通古文字的李建民竟然认出了其中的一个,这就是文化的“文”字。陶寺与商处在同一时期这当然不可能,因为通过墓葬的发掘,工作队早已将陶寺遗址的年代定位在了距今3900至4300之间。
传承400年左右的陶寺文化可以界限地分为三期,其中陶寺早期大约持续了200年,中期和晚期各占100年。拥有不止一座王级大墓,又出土了清晰的文字,那么当时的陶寺是不是已经成了一个成熟的国家,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陶寺遗址难道就是人们苦苦寻觅的“夏墟”?
其实,早在20世纪末,随着考古工作者对河南王城岗遗址和新砦遗址认识的逐渐加深,人们已经可以确认,那里才是真正的禹都和夏墟。可是这样一来,陶寺又该如何解释?这时候学者们只能尝试把他与另外一位人文始祖联系起来。
就在人们对遗址性质的推测陷入僵局时,扁壶上另一个朱书文字的解读,却让陶寺柳暗花明。根据文献记载中,皇帝统治中原之后,地位其实一直在他的后裔之间相承,到了尧已经是第四代,尧执政期间推行了不少仁政,还测定四时节气为百姓农耕颁授时令,更重要的是年老体衰之后,尧甚至提前让出了帝位,并且没有传诸后代,而是禅让给的聪明能干深受百姓爱戴的舜。

责任编辑:小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