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屋添筹端砚韵古
肇庆产端砚,历史悠久。据清代《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出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唐高祖年号,武德元年是公元618年,由此推算,端砚问世已有1390多年。
笔者早年收藏了一件韵古味很浓的海屋添筹纹端砚,为清代中后期制品,厚:2.7cm,长:19cm,宽:10.8cm,砚台略有磕碰、磨损及划痕;这件端砚有冻,石质细腻、造型古朴厚重;沾水磨墨、石质的发墨性较好;流传使用一两百年而依旧墨韵十足;可作文房摆设或使用;这件端砚古韵沧桑、文脉传承、能使人静心养性。
海屋添筹纹,清代流行装饰纹样之一,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典故源于司马迁《史记》:“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在渤海中。”后遂以海屋谓仙人仙境。“筹”是古代用竹、木制成的计数工具。宋代苏轼的《东坡志林·三老语》:中说有三位仙人互问年龄。一个仙人说:“每次沧海变成桑田的时候,我拿筹子记录,每次桑田变成沧海,我也都拿筹子记录,现在筹子已堆满十间屋了。”因此海屋添筹比喻神仙增寿,以此为祝福长寿题材。
海屋添筹纹另有一传说为:海中有一楼,内贮世间每人寿数,用筹插在瓶中,每另仙鹤衔一筹添入瓶中,则可多或百年。所以人们常用“海屋添筹”寓祝长寿。
肇庆端砚以其石质细腻、滋润,发墨不损毫,呵气能研墨,石品花纹丰富多彩,研出的墨汁油润发亮,层次丰富,虫蚁不蛀等特点名列中国石砚之首。硬度适中:端砚石硬度为摩氏2.8至3.5,比墨条的硬度稍硬,比刻刀的硬度低1倍,致使端砚下墨快、易雕刻。
端砚之所以名贵,因其丰富多彩、变化莫测的石品上花纹。这些石品花纹是由于某些矿物成分的局部聚集,在端砚石中由白、青、蓝、红、褐、绿等颜色组成的各种图案,有的成块状、有的成斑状、有的成花点状、有的成线状。端砚艺人依据这些花纹的大小、形状,分别用与自然界某些物象相似的名称来命名,并巧妙地运用到端砚的艺术创作中,大大提升了端砚的价值。
端砚以冻为贵,冻是端砚中不同形态的白色绢云母扁豆体,端砚中质地细腻、幼嫩、纯净之处。根据不同的形态质感和颜色,分鱼脑冻、蕉叶白、浮云冻、碎冻、米仔冻、天青冻等。鱼脑冻因形状如冻结的鱼脑而得名,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白中略带灰黄色。最佳的鱼脑冻应该是洁白、轻松如高空的晴云,其白中带淡青,或白中有微黄略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澈,有的又如棉絮一样,有松软的感觉,即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有鱼脑冻的端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确如“小孩肌肤”。鱼脑冻为不规则圆形,四周有火捺环绕,常见于老坑、坑仔岩、麻子坑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