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峡江扬帆图》赏析
现代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傅抱石的山水画,善于创造新奇的意境,结构雄奇,行笔高古,大气磅礴,与齐白石并称为“南北二石”,新金陵画派领袖,是20世纪的中国画大师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傅抱石来到重庆,借居在重庆西郊的金刚坡下,在中央大学任教。是时傅抱石得江山之助,多见急流奔湍,云雨变幻,秀丽的巴蜀山水给了他灵感,把强烈的个人感情、人生观与宇宙观注入画图,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山水画,现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收藏的《峡江扬帆图》就是其中的一幅。
此图纵75厘米,横32厘米,设色水墨画,纸本。画面近取其质,远取其势,笔墨华滋,酣畅淋漓。图中取材于巴蜀山水中的一段,描绘出峡江两岸如诗如画和千帆竞发江流天外的壮丽景色。其近景所写者乃江岸之一段,岸上山势巍峨,悬崖峭壁,雄奇险峻,峰出画外。山下古松苍劲,竹林茂密,郁郁葱葱,满目苍翠。中景是一条群山夹持下的大江,水势浩荡,汹涌澎湃。江上征帆数艘,正乘风破浪,顺流而下,由远及近,翩翩而来。对岸是莽莽苍苍的山岭,草木苍秀,生机无限。更有那一片片竹林,或大或小,或疏或密,纵横交错,坐落其间。远景是重峦叠嶂,时隐时现。全画以气取势,大气磅礴,蓊郁淋漓,笔挟风雷,惊天动地,咫尺而具千里之势。这正是画家心灵的反映,表现出傅氏的思想感情和博大情怀。因此,作者在这里所写的已不仅仅是峡江风光,而是借此张扬民族之气、民族之魂。
画上题款为“伯璞先生正之,壬午冬抱石。”下钤“抱石”朱文印,右下角钤“徐氏”收藏印。此“伯璞先生”即此画的受画人徐伯璞。此“壬午”即1942年,是年10月10日,傅抱石的“壬午画展”在重庆夫子池历志社举行。是日徐氏应邀前去观展,并向傅氏索画。不久,傅氏就送来了此图。因此,此图是傅氏重庆“壬午画展”不久后的作品,具有强烈创新意识。是时傅氏“抱石皴”技法尚未成熟,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开始应用,如此图就是证据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傅抱石画风的转变和风格的形成,故在傅氏山水画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