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三江村:600多年前绍兴抗倭“最前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地处袍江的“三江村”,原是斗门镇的第一大村,有村民1700多户,5000余人。不但人口众多,姓氏也多达79个。大家不禁有疑问:一个村的姓氏,为何如此繁多?


  “三江所城”由来

 

  据了解,明洪武年间,三江村的位置属于荒凉的海边,这里不是一个村庄,而是一座兵营,为了防御倭寇入侵,朝廷便在此筑所城,称为“三江所城”。资料记载,这里当时驻扎了1352名官兵,统领这支军队设千户(明代官职)5员,百户15员,镇抚1员,相当于一个团的建制。

 

  为抵御倭寇进犯,当时的明朝政府在沿海地区设立御海建制。一般一个地区为卫,下面设千户所、百户所,建所城。“三江所城”即是其中一个千户所城,也是目前绍兴仅存的一处所城遗址。

 

  笔者在《三江所志》也见有这样记载:“三江外港口深阔通大洋,甚为险要,若贼船泊宋家溇(今马山镇),突入腹里,从斗门一带官塘可抵郡城,越江而北为浙西赭山,乃省城第一天锁也。”由此可见,所城当年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后来,三江所城由军用驻地转为民居,许多老兵在此定居下来,并逐渐发展成为“民物殷阜,居无隙地”的海边小城。

 

  “姓氏多的另一个原因是移民,自嘉庆五年汤绍恩太守建三江闸后,迁来此地垦殖、晒盐的人越来越多,当时不少地方还处于无主状态,胆子大的便捷足先登,在此安营扎寨,并且由城内发展到了城外,形成南门姚、童家、李家、百周湾等自然村。”绍兴文史专家、《斗门地名》作者吕山老师介绍说。

 

  “官塘”直通三江所城

 

  “600年前,为了建这个‘三江所城’,当时的绍兴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从绍兴客运中心驶往三江的宽阔路面,前身就为‘里官塘’。”吕山老师说。

 

  “官塘”缘何而修?一个“官”字点明了它的“官家”身份。据《万历绍兴府志》载:“昌安塘在昌安门外,直抵三江海口,三十里,洪武二十年筑三江城,因为堤筑铺舍焉。”

 

  志书所载的“昌安塘”亦即乡人口中的“里官塘”,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与三江城同龄。当时建三江城的时候,那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海滩,要从府属八县征调劳力,这一条塘路就是主要的通道,且沿堤(塘)筑铺舍,以供各县民工临时住宿,其情状犹如当代围垦海涂。

 

  吕老师说,三江城修起来后,这一条塘路又兼具了军事的性质。明以后,战备渐渐松驰,三江城内的驻军改为季节性驻扎。冬季潮位下降,驻军相应减少,春汛到来时增加。为适应这种需要,官塘也必不可少。市民记者 谢云飞 文/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