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收藏:首重“质” 次重“形”

  玉的内涵及精神一般要通过匠心雕琢才能完整体现,因此才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说法。古语还有“首德次符”之说,大概的意思是指,玉器的收藏首先应该重视的是玉器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即是他所给人们展现的精神世界,这才是玉器的最高境界。而后才是玉器的大小、颜色等等外在的、物质的东西。

  所谓看重玉形,不单是指单一玉料的雕琢形态,如“双欢”、“连中三元”、“福禄寿三多”之类,更多要说的是玉的大形态,比如玉雕文房系列,玉洗、玉鼎、玉如意、玉璧等。

  大多民间玉器收藏多为一些使用器,也多以小件为多,精美者虽有,但与精品相比仍有一定差别。至于玉洗、玉鼎、玉如意这类大器,无论新老,都很少见。少,所以投资不易。因为所谓投资,还是需要一定的数量的。

  所谓投资玉形也要因势利导。比如前几年曾经兴起过一阵“扳指儿”风。在热潮的追捧下,甚至把一般的现代染色山料玉扳指儿捧到了5万元左右。盲目必受打压,所以说,看准玉形投资同样需要品位和眼光。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