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门纪念馆中秋慰问百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受难者,也是历史见证者。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给劫后余生的幸存者们留下终身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80年岁月流逝,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0位。
10月4日是今年的中秋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又称江东门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向这百名幸存老人分别发放了慰问金,送去了祝福。当天上午,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副馆长陈俊峰,以及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的工作人员、南京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则一同前往4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中走访慰问,送去温暖和节日祝福。
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一行首先来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老人家。夏淑琴今天特地穿了一件紫色毛衣。她说,“非常感谢纪念馆领导多年来对我的关心,我现在过得很好!”张建军握着老人的手,说:“看到您身体好,我们就放心了!紫色是紫金草的颜色,代表和平!祝福您健康长寿!”
1937年12月13日,夏淑琴全家祖孙9口人中,有7人惨遭日军杀害。当时只有8岁的夏淑琴和妹妹幸存下来。夏淑琴姐妹俩后来先后被慈善机构和舅舅收养,但舅舅一家生活也很贫困。因此,从12岁起,夏淑琴就不得不自谋生计。
在举家团圆的日子里,老人回忆往事说,当年她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可恨的是,家人们被日军屠杀。她翻出一张老照片,指着上面说,“这是我舅舅舅妈,这是我妹妹,这是我舅舅的孩子。那时候我还小,一想起来,我心里就特别难过。”
告别夏淑琴老人,纪念馆、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南农大学生志愿者又先后走访慰问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老人、濮业良老人和岑洪桂老人,送上节日祝福。
李高山,1925年生,祖籍广东茂名,12岁就在粤军一五四师三营三连担任勤务兵。1937年,他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我们是从上海撤退来南京的。12月13日那天,我们部队也在。下关封江了,我们没有退路,日军从中华门进来后,把我们包围了……”南京沦陷后,李高山被日军抓获,后在日军集体屠杀中侥幸逃生。李高山老人育有5个子女,儿女们平时轮流照顾他。中秋节,两个儿子相约来看望他。
濮业良,1922年生。他曾被日军抓去抬子弹,侥幸逃脱,后来到了上海路难民区,得以活下来。现在濮业良老人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身体还算硬朗。平日里,他喜欢下午出门散散步。
岑洪桂,1924年11月生于江苏邳县,1930年随家人来到南京。南京沦陷时,他的家被日军焚毁,未满两岁的小弟弟被烧死。他自己也被日军推入火海,腿部被烧伤,至今留有伤疤。2015年,岑洪桂老人先后到访日本长崎、熊本和福冈3市,向当地民众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