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女孩坚持5年为市民讲解文物 被北大预录取

       今年18岁的胡好玥是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毕业生,昨日,已经被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预录取。她的成绩已经够得上多所名校的金融专业,可是她执意要去北大考古专业,并表示“除了北大我不会去读任何的大学,除了考古我不会去读任何的专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告别熟悉的“岗位”后,胡好玥的未来仍将与文物续缘

       记者了解到,胡好玥的考古梦始于在博物馆担任小小讲解员的经历。她是四川博物院招收的第一批小小讲解员,从小学四年级义务服务到初三毕业,坚持了5年之久。

       结缘

       感受到文物带来的安宁


       “2009年5月,四川博物院新馆落成,开始面向中小学生招募 ‘小小讲解员’。当时学校也提倡每个学生做志愿服务,我就去报了名。”当时还是龙江路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胡好玥,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正式与博物馆结缘。通过选拔、培训、考试成功进入川博“上班”,第一次讲解的是王建墓出土的玉大带和金箔制成的芙蓉花瓣纹金碗,年仅10岁的胡好玥“感受到了一种展厅和文物带来的安宁”。

       按照川博的要求,小小讲解员每周需要义务服务3个小时,年幼的胡好玥需要独自面对观众,有的观众甚至会提出没完没了的问题。每次遇到这种情况,胡好玥就按照博物馆老师所教的方法,老老实实地说:“我是小小讲解员,知识有限,如果您愿意留下联系方式,我会在请教老师之后给您回复。”

       “只要有疑问的观众留下了联系方式,我们都要求小小讲解员自己去找院里的相关专家解决了问题之后,打电话为观众解释清楚。”四川博物院公共服务部未成年教育组组长王俐俐说。2011年6月,刚小学毕业的胡好玥跟随妈妈去西安,她独自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拜访了当时的馆长成建正先生”。

       坚持

       学业压力下 听从父亲劝告

       升上初中,学业压力骤增,胡好玥曾想专心学习,可父母劝说她坚持下来。“一家三口认真地聊了这个问题,人生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在博物馆里,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知识,对学习是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从一周繁忙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就当是散散心,何乐而不为呢?胡好玥也接受了我的观点。” 胡好玥的父亲说。

       好运

       考古夏令营 助圆北大梦

       “我们不应当把博物馆当成景点,博物馆是教育机构,并且是终身教育机构。”上周到访成都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陈建明说。2015年,读高一的胡好玥打算将来报考能挣钱的经济、金融专业,她抱着告别考古的心态报名参加了北京大学考古夏令营,可谁知一进考古营,她就真的对考古着了迷,“我毫不犹豫地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定为自己努力的目标。”今年高考分数下来,胡好玥考出了648分的好成绩,加上20分博雅加分,有望圆梦北大考古系。
责任编辑:小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