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 国博梦 我的梦——中国国家博物馆践行“中国梦”纪实
初秋的午后,阳光灿烂。
中国国家博物馆售票处领票观众排起了长龙。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厅,观众络绎不绝。据统计,展览开幕至今已有超过3000万人次的观众数量。
一走近展览序厅,始于四大发明,终于奥运五环的浮雕环绕四壁,寓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现代中国的辉煌成就与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交相辉映。一个个展厅,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把人们带回了近代以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
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中国梦”的发源地。
“复兴之路”与中国梦的契合
“我先后3次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每次3小时。我发自内心的完全赞同结束语。我爱共产党,我爱祖国,我爱社会主义。我对振兴中华、中国崛起的光明前景充满必胜信心。”一位75岁的老人留言道。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共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个部分,通过1200多件(套)珍贵文物、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正如总书记说的,“‘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也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所以说,‘复兴之路’在展示内容上与‘中国梦’完美契合。”国家博物馆展览二部主任陈莉介绍道。
十九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的大炮,反映辛亥革命的文物和照片,《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等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物和照片,李大钊狱中亲笔自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在进行‘复兴之路’展陈设计时,充分运用了博物馆独有的一些叙述语言模式,通过珍贵文物史料、典型历史图片、经典美术作品、丰富多样的互动多媒体展示手法把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道路、生动鲜活的历史人物、关键重要的历史事件,精彩感人的历史瞬间一起呈现给观众。”陈莉说,“这就是文物打动人心的力量”。
从2007年10月“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展出,到2011年3月1日“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在国家博物馆新馆复展开幕,再到今天,十年里,“复兴之路”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016年7月1日前夕,国家博物馆策划推出了“复兴之路”大型巡展,并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福建博物院、山东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广东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等博物馆纪念馆合作,让“复兴之路”走向全国,成为各地纪念建党95周年,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不朽功绩,宣传中国梦的最佳课堂。展览期间,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复兴之路”展览也走进了西藏拉萨和云南迪庆藏区,把展览构建成藏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生动展示党的光辉历程和不朽功绩的重要平台,团结激励各族人民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陈莉介绍,日前,国家博物馆已启动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修改调整工作,在保持原陈列的基础上,将增加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新的成就内容,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展示“中国梦”这个主题。
中国梦 国博梦
“在国家博物馆西门,没有摆放鲜花,没有铺设红地毯,没有影响到观众正常参观,没有影响到天安门地区公众出行。”回忆起总书记与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场景,现场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尤其是在讲话中提出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让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感受颇深,终生难忘。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全中国人民的梦,更是国家博物馆每个人的梦。‘国博人’的梦想,就是把国家博物馆尽快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世界级大馆。”黄振春说。
五年来,“国博人”不忘初心、勇于进取,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等方面不负使命。
国家博物馆以“历史与艺术并重”为发展定位,坚持“人才立馆、藏品立馆、学术立馆、服务立馆”的办馆方针。新馆开馆六年多,先后举办陈列展览270多个,参观人数从2011年刚开馆时的370万人次,2012年的537万人次,到2013年至2016年均保持在700万人次以上,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超过4000万人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传播“中国梦”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黄振春介绍道,“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通过征集、接受捐赠等方式,国家博物馆藏品数量由2010年前的80万件猛增到现在的139万件,这在世界博物馆收藏史上是没有的。从2014年3月到2016年10月,集全馆力量,集中三年时间,圆满完成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任务,摸清了家底,完整统一的藏品管理系统基本建成,藏品管理水平有了历史性的提高。”
国家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陈列主体功能,构建了特色的展陈体系。包括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陈和国际交流展四个部分。现有展厅48个,共举办了20多个陈列,包括“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古代青铜器”“古代佛造像”“古代玉器”“古代瓷器”“古代钱币”等10余个专题陈列。每年还举办四、五十个具有特色的临时展览,受到国内外博物馆界的高度关注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以青少年公共教育工作为重点,不断推出多项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国家博物馆充分发掘自身丰厚文物藏品资源,逐步形成了阳光少年、社会大课堂、文化博览和教师培训四个系列。据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主任黄琛介绍,2015年7月,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史家小学组织专家和教师编写的《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系列教材正式发布,教材引领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结合博物馆资源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学习,课程内容以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为依托,以史家小学多年来的实践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引领性。
《2016 TEA/AECOM主题公园指数和博物馆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和观众吸引力连续三年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被评为世界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位居第三,2015年上升为第二,仅排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之后,2016年以755万参观人数位居第一,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博物馆。
有评论指出:“中国北京国家博物馆首次成为世界上游客量最大的博物馆。”这表明世界各国的文化机构对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观众和认可度越来越高,国家博物馆在国际国内的声望与影响正日益扩大,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梦”、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博物馆,因我们没有现代化的国家博物馆,往往瞧不起我们,考虑到展品的存放条件,不来举办展览。国家博物馆新馆建成后,一些世界著名博物馆纷纷前来举办展览,这说明了我国地位增强了,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上扩大了。”黄振春自豪地说。
五年来,国家博物馆先后与德国、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博物馆合作举办近30个国际交流展,反响巨大。2015年举办“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伏尔加河回响——特列恰科夫画廊藏巡回画派精品”,2016年举办“罗马尼亚珍宝”“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丝绸之路与俄罗斯民族文物”等国际交流大展,2017年举办“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创意改变生活——意大利设计艺术展”“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等国际交流展。
国家博物馆每年平均接待外国政要和国外来访团组近200个,包括希拉里、卡梅伦、默克尔和梅德维杰夫等知名政要。“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成为国家的文化客厅。”黄振春说,“外国首脑政要来中国访问时,都会先看看国家博物馆,在这里,他们会感受到,中国不仅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文化上、在社会发展上中国同样是领先的。”
继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先后三次来到国家博物馆。2014年11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共同出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玛雅:美的语言”文化展开幕式。2017年3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共同出席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闭幕式。2017年6月26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就展。”
“习总书记的到来,让我们自豪,备感激励。”黄振春说,国博人将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勤于钻研、勇于创新,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博物馆将主要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国梦”这一主题,继续深入挖掘馆藏资源,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继续发挥国家博物馆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用、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作用、引领文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示范作用。
实干滋养梦想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至今仍回荡在耳边,黄琛作为国家博物馆的员工,有幸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发人深思又催人奋进。”黄琛说。
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一部副主任于璐和藏品保管二部征集室主任赵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没有豪言壮语,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工会常务副主席张小青,工作干劲十足、充满激情,丝毫看不出她病患在身。她说:“工会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使国家博物馆的职工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投身到国家博物馆各项事业发展中去。”
陈莉表示,作为一名博物馆工作者,最能切身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所以也更有责任和使命策划推出更多的展览精品,向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坚定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做出我们的贡献。
“作为年轻的国博人,要敢于梦想,葆有激情,摒弃浮躁,甘于平静,潜心学习,完善自我,勇于创新,把个人的梦与观众的梦、中国梦连在一起。那这梦想,必将精彩纷呈,富于内容,直达未来!”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邵壮说。
在每年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都要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全馆职工把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部分,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同时,使年轻一代职工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接力赛式地传下去,发扬“中国梦”的伟大精神。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