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核桃 中国人独有的核桃文化
除了食用,核桃在中国人手中还发展了一种特殊的用途——文玩。
用于文玩的核桃在京、津、冀地区叫做山核桃。此类核桃的皮厚而实,纹路杂而深,肌理走势美感丰富,其用途有两个,一是被艺人用作雕刻原材料,供人观赏,二是被用来在手中揉搓盘玩健身,统称为文玩核桃。种类逾百,形制各异,大小不一,其精品也有叫雅玩核桃。
文玩核桃又称作“手疗核桃”、“掌珠”,民间还有“揉核桃”、“团核桃”、“耍核桃”等多种叫法。俗语有“十指连心”,即手上的穴位丰富,且与周身的经络、脏器相通,中医认为通过揉捏、敲打这些穴位,可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核桃冬不凉、夏不燥,盘玩揉捏时,既有趣味,又可健身。
把玩核桃始自明朝
山核桃被拿来揉手应是始自明朝,开始时只是宫廷琴师锻炼并保持手指灵活性的辅助工具,经过长期摩挲后,核桃纹路变得绛红圆润,包浆光泽如玉如瓷,被其他宫人们喜爱,逐渐普及开来,成为养生的器具之一,随之慢慢传到民间。因核桃在民俗中本有吉祥寓意,很容易被老百姓接纳,把玩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种风气、一种文化。
把玩的人多了,就会有攀比,人们开始追求核桃皮的纹路是否优美,大小、形状是否配对,是否稀有罕见,包浆是否红润光泽,而各种核雕工艺品更是被人追捧、赏玩。天启皇帝朱由校就核桃不离手,而且还自己雕刻核桃,此后,民间便有“玩核桃遗忘国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野史流传。
闲散旗人推动文玩文化
清朝入关之后,朝廷为奖励各旗族人在开疆、拓土、立国中的功勋,并防止他们滋事生非,给旗人们分配田产,不用纳粮、不用做工。旗人把田产分包给佃农长工、把钱财放贷给商户作坊,每年收租收息,便把大量的精力、时间和财富放在娱乐休闲方面。
清朝历代皇帝尊崇汉家文化,并倡导旗人们多读儒学经典,以博学识、养身心、怡性情,摆脱牧猎民族的“野蛮”习气,但有旗籍的男子,并没把心思放在寒窗苦读上,而是万分喜爱各式文玩。于是文玩文化在清朝达到发展的最高潮。
乾隆皇帝本人喜好清雅古趣,核桃的纹路成色所孕育的自然野气、长久把玩后的金石之声十分对他脾气,因而对揉手核桃格外喜爱。据传,他曾赋诗,“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把玩核桃之风也借此达到鼎盛,被当时朝野文人归为“四雅”(核桃、鸟笼、扇子、葫芦)之一,官员们玩核桃之风最甚,一对好核桃竟然成为当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商贾们或为附庸风雅,或为行贿纳贡,也争相进入了收藏核桃的行列。文玩核桃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其品种的划分命名也在这个时期逐渐被完善。京城郊外更是有几棵核桃树结的核桃成为了御用贡品。
上层社会揉核桃之风自然也影响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按照当时的民谚,竟有“文人玩核桃、武人转铁球、富人揣葫芦、闲人去遛狗”之说,文玩核桃排在首位。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也提到文玩核桃,其中有“在养心殿后面的库房里,我还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百宝匣,据说这是乾隆的玩物……百宝匣用紫檀木制成,其中一个格子里装有几对棕红色核桃和一个雕着古代人物故事的核桃”。
时至清末,把玩核桃之风更胜往日,当时的民谣有:“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超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
新时期传统文化再获新生
清末民初,国内战事频仍,民不聊生,包括核桃在内的各式文玩被人逐渐淡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玩核桃在一段时期内与所有传统文化一道被归为“四旧”,无人问津。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日益繁荣,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已经消逝许久的文化门类重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玩核桃又开始被人们关注,特别是在北京城内,从20世纪80年代的龙潭湖鸟市,到90年代的阜成门、老天桥、潘家园等地,文玩核桃市场逐渐兴旺起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文玩核桃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