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跑”再现只为“千里江山”,凑热闹还是赏名作引争议

       故宫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再次引发了两年前“石渠宝笈特展”出现过的“故宫跑”现象,排队三四个小时才能一睹画展。2017年9月15日,约900岁的《千里江山图》全卷在故宫午门开展,8时30分,故宫一开门,再次出现“冲刺跑”场面。

       对于展览成为社会热点,有专业人士认为,“这与宋代《千里江山图》受报道与关注过多有关,导致很多凑热闹、赶热点的群众来跑,简直没法看”。也有参观者表示,除了《千里江山图》,其他的体验还不错。近年来博物馆观展热持续升温,已经从文化事件上升为社会热点。从观众们日渐增长的热情当中,我们得到了哪些经验与反思呢?

 

       让人意外的是,当天即再现了两年前“石渠宝笈特展”出现过的“故宫跑”现象,排队三四个小时才能一睹画展。对于展览成为社会热点,有专业人士认为,“这与宋代《千里江山图》受报道与关注过多有关,导致很多凑热闹、赶热点的群众来跑,简直没法看”。也有参观者表示,除了《千里江山图》,其他的体验还不错。当文化事件上升为社会热点,究竟该如何平衡公众与专业人士之间不同的需求?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获悉,故宫博物院办公室已下发通知,要求从今天起,每天早上九点前严禁职工及驻院单位会客,除正常工作外,不准携带亲友提前在午门展厅入口区域等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7年9月15日,约900岁的《千里江山图》全卷在故宫午门开展,8时30分,故宫一开门,再次出现“冲刺跑”场面。

       2015年9月,“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曾报道过参观者为观看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石渠宝笈特展”中的《清明上河图》而“狂奔入故宫”的现象,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更是高度重视,随后采取措施改进了“排队秩序差”、“跑步进故宫”等问题。

 

       时隔两年之后,2017年9月15日,故宫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开幕,约900岁的《千里江山图》全卷在故宫午门开展,这一展览还包括隋代展子虔《游春图》等历代青绿山水的赫赫名迹。

 

       当日8时30分,故宫一开门,再次出现“冲刺跑”场面。不多时,午门参展人数已超500人,在午门西侧展厅入口处,数百人已在排队等候。工作人员告知需排队3小时方可入场,大家仍然游兴不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小时等待值不值?

       2017年9月15日,约900岁的《千里江山图》全卷在故宫午门开展,8时30分,故宫一开门,再次出现“冲刺跑”场面。

有书画界专业人士认为,展览变成凑热闹,简直没法看。

 

       有一位资深专业人士向“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透露:“青绿山水展厅体验特别糟糕,专业人士基本没法进去,也没法看。忽悠很多凑热闹、赶热点的群众来跑,又像石渠展一样,看完一个热点掉头就走,这是青绿山水画展,不是一件东西的展览!”

 

       也有书画爱好者表示,除了《千里江山图》,其他的体验还不错的。有参观者在个人微信公号上发布体验说:“远在莫高窟的西魏时期壁画复制品可细细观览,展子虔《游春图》尽现眼前,大家文徵明作品(可供)《东园图》一窥。各个时期不同种类的山水作品尽收展览中。而《千里江山》图……还需单独再行排队观看……看到原图,参观者都不忍离去,一点一点细细观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除了《千里江山图》,其他作品的参观体验还不错。

 

       也有自媒体表示“看展览不是吃大锅饭”。微信公号“照雪看展”上相关文章评论该展说:“故宫近些年来的‘现象级大展’真是原来越多了。大锅饭一样的重量不重质,只能让真正看展的人越发艰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千里江山图》(局部)

 

       类似问题的争议背后,埋藏着的是关于艺术品公共属性的展现与专业领域精英对于鉴赏环境要求的平衡问题。

 

       微信公号“照雪看展”的评论说:“故宫前年的石渠宝笈,清明上河图的前车之鉴未远,同样的情况再一次发生了……如果说第一次石渠宝笈是没有经验,那这一次千里江山,就是赤裸裸的故意了。铺天盖地的炒作,不断地神化某件藏品,选一个招摇而没有厕所的展场,起一个‘千里江山和其他画’的展览名字,无一不显示着故宫想再一次制造热点的激动心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千里江山图》大展发布会上的热闹场面

 

       在“优秀文化产品”与“社会热点话题”之间,如果平衡不当,首尾无法兼顾,往往既无法满足专业精英的需求,也伤害到主动响应的公众的热情。

 

       恰如一则评论所说:“只求人数,不管观展质量的做法,伤害的,无疑是想看的人罢了。到此一游的人占用了真正想看画的人的时间。而故宫粗暴的限流限时管理,不断的轰人、催促,无疑加剧了这种伤害……艺术的需求本身就是多层次的,有人要看十分钟,你就得允许有人要看几小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故宫工作人员在布展时小心认真地展卷的场面

 

       也有参观者建议调整展线、考虑开设夜场、增加参观时间、缓解人流密度。有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展览的热度,以及故宫博物院近年来为观众的服务的运营思路,相信不久即会出台应对展览人流的方案。

 

       相关报道


       “故宫跑”跑出了什么


      乐见“故宫跑”成为文化景观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身世考


      媒体析“故宫跑”为何频现:优质文化资源供应不足


     “故宫跑”背后的欣慰与缺憾


     

责任编辑:晓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