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中国藏家已站在国际艺术市场的舞台中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佳士得全球总裁彭凯南、中国私人收藏家刘益谦等在研讨会上 姜煜 摄

 

       佳士得24日在上海举办有关国际艺术市场的研讨会,有海外收藏界人士称,在国际艺术市场,中国藏家已经站在了“舞台中央”。


   荷兰古典艺术专家、Johnny Van Haeften公司主席强尼·冯·汉富顿在研讨会上表示,在当今世界艺术品收藏界,以中国藏家为代表的亚洲力量正在崛起,他们对包括西方古典艺术在内的各国艺术品都极具热忱。以收藏伦勃朗作品闻名业界的莱顿收藏(The Leiden Collection)创办人托马斯·卡普兰博士更称,中国藏家已经站在了世界收藏市场的“舞台中央”,未来的世界收藏市场将由中国藏家来推动。

   托马斯·卡普兰博士说,艺术的生命是悠久的而人类的生命是短暂的,伟大的艺术家把美传递人间,艺术具有团结人类的力量,收藏家应该是艺术的桥梁,其所拥有的优秀艺术品应该用来分享,而不是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孤芳自赏,像中国私人收藏家刘益谦这样创办美术馆、把优秀艺术品与大众分享的做法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曾数次豪掷巨资拍下中外艺术珍品的上海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称,传承和探索是人类两大任务,探索是探索科学,传承是传承文化,“我没有探索科学的能力,但在传承文化方面还能做些事情。我为自己拍下的每一件艺术品感到骄傲,有人说我有些东西买贵了,但艺术品拍卖市场就是一个公开的竞拍过程,我不会因为别人的说法而放弃艺术品投资。”

   佳士得全球总裁彭凯南以刘益谦耗资近11亿人民币拍下的莫迪利阿尼作品《侧卧的裸女》举例说,这是莫迪利阿尼最好的作品,全球各地的藏家都想要得到这幅作品,最终却被刘益谦收藏了,显示了中国藏家的勇气和个性,“中国人的DNA中有着对美的天然崇拜和热爱,杰出的中国收藏家非但具备知识,更有灵感和勇气。”

   2017年开始国际艺术市场表现出强劲的反弹势头,未来这样的势头会否延续?对此刘益谦是这么说的:“如果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藏家花巨资买下的梵高的那副《向日葵》现在再拿出来拍卖,仍会创下拍卖纪录”。强尼·冯·汉富顿则解释说:无论世界经济如何变化,艺术品收藏市场都会继续发展。

   研讨会上,几位收藏界大咖还就各自的收藏经验进行了分享,托马斯·卡普兰称“要买自己最喜欢的艺术品”,刘益谦的回答则非常简洁:就买最贵的。

责任编辑:晓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