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里藏着小说密码
2017-09-22 10:57:4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已浏览次
有这样一种历史小说——他们由一幅墨宝或者一幅画开启,字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者是悬疑故事的密钥,或者是情节推动的关键,我们姑且给这样的类型小说取名为“字画小说”好了。那么,书写这样的作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阅读这样的作品又有什么门道呢?
《无尽藏》以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为背景,讲述后主李煜治下宫里宫外的斗争,在封闭的时空中呈现巨大历史谜题,小说中通过破译《韩熙载夜宴图》,讲述了南唐后主李煜治下的宫里宫外的斗争。史虚白、朱紫薇、秦蒻兰、樊若水、大司徒、小长老、耿炼师、李后主这些书中人物也是历史人物,以他们各自不同的境遇,将我们带入到了南唐那烟雾缭绕的历史迷宫里。而这个迷宫,是命运的迷宫、时间的迷宫,也是人生和人性的迷宫。
据了解,作者庞贝在这本书的创作期间,沉潜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中。评论家白烨告诉记者,“庞贝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多次表示自己曾为这部书的写作做了很多准备,四处看画展、逛博物馆,希望能够‘写本书和时间对抗,让它能够留的更久。’”
小说是从破译《韩熙载夜宴图》开始的,这就预示了这不仅是一本历史悬疑类型的文学作品,更是带着书画气质的中国历史悬疑故事。谈及这样的安排,庞贝告诉记者:“把书画放到这部作品中是非常必要的,会让故事拥有一种禅意在其中。书法和字画,在故事中变成叙事的动力。”在作者庞贝看来,把字画放到小说中,是作家的一种精神气质的表现,“我真的迷恋中国书法、绘画的内在精神气质,像《富春山居图》、《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作品,可以让人感受到古典时代的特殊魅力。”
同为作家的徐则臣也有过阅读“书画小说”的经验,比起作者本人,他更客观冷静地向记者分析了“书画”对于一个文学故事的意义,在他看来,对于文学来说,字画和其他的物件——譬如一块石头、一只铁器——的意义不同,“字画本身就是经得起推敲的东西,所以跟字画相关的故事也应该经得起推敲,才可能构成一个比较好看的字画小说。”在徐则臣看来,字画本身的故事,能赋予小说更多层次,“一个作家选择字画作为小说最终的道具,那他应该不会选择一幅无足轻重或者很平庸的字画,要么是这幅字画本身有故事,要么是创作这幅字画的人是个传奇,再或者,这幅画被创作出来的过程非常曲折非常流散。”
看起来,字画为小说情节铺陈和文化底蕴加分。这也是庞贝本人所得意的,“字画并不只是符号,一个字也可能成为小说的谜底。”徐则臣读《无尽藏》的感觉就是一部有文化的小说,“语言典雅、看起来有书卷气。”他再把目光投向更多同类小说时说,“这样的小说,即使写得特别类型化,你也不会觉得它特别世俗。因为道具就带着很强的文化意味。”
与此同时,字画也给作者提出更多要求——作者必须对字画和背后的历史故事足够了解,“作为一个看字画小说的中国读者,我肯定是希望这个小说的作者有非常丰富的文学艺术方面的追求,他一定是对传统文化非常了解,而不是天花乱坠地讲一个波谲云诡的故事,读者其实不在意这幅字画到底有多大的艺术成就,而在一个小说能不能对得起字画。”徐则臣还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也是辨别字画小说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不可替代性,“小说应该是与这幅字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随便就可以置换的,比如把这幅字画换成另外一幅,如果小说依然成立,就说明这幅字画不具有唯一性,也就失去了在这部小说中的合法性。”
当然,字画并非是中国的独有,从字画出发构筑情节的作品,外国作家也能在其中绘制出曼妙的故事。比如《达·芬奇密码》和《金翅雀》等。在徐则臣看来,背后的文化肌理是相同的:文化是历史和传统积淀的产物,在艺术上构筑艺术是美美与共的事。在作者庞贝看来,外国作品中的书画只从表面上看,代表性是相似的,“使用西方油画里的符号和知识,构筑起叙事的角度。”但他认为自己作品中对书法的运用是脱离了符号本身的,构成书的主题或灵魂。在他看来《达·芬奇密码》仍是“在用通俗小说的手法写这个故事”,“另外,很多中国书法的美感,西方的书画作品是没有的。”庞贝说。
虽然探讨中的认识各有说法,但毫无疑问的是,无论中外,书画小说因为其自身魅力,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看字画小说,会有一种跟我们灿烂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接上头的感觉。”徐则臣说。
责任编辑:木木
《无尽藏》以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为背景,讲述后主李煜治下宫里宫外的斗争,在封闭的时空中呈现巨大历史谜题,小说中通过破译《韩熙载夜宴图》,讲述了南唐后主李煜治下的宫里宫外的斗争。史虚白、朱紫薇、秦蒻兰、樊若水、大司徒、小长老、耿炼师、李后主这些书中人物也是历史人物,以他们各自不同的境遇,将我们带入到了南唐那烟雾缭绕的历史迷宫里。而这个迷宫,是命运的迷宫、时间的迷宫,也是人生和人性的迷宫。
据了解,作者庞贝在这本书的创作期间,沉潜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中。评论家白烨告诉记者,“庞贝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多次表示自己曾为这部书的写作做了很多准备,四处看画展、逛博物馆,希望能够‘写本书和时间对抗,让它能够留的更久。’”
小说是从破译《韩熙载夜宴图》开始的,这就预示了这不仅是一本历史悬疑类型的文学作品,更是带着书画气质的中国历史悬疑故事。谈及这样的安排,庞贝告诉记者:“把书画放到这部作品中是非常必要的,会让故事拥有一种禅意在其中。书法和字画,在故事中变成叙事的动力。”在作者庞贝看来,把字画放到小说中,是作家的一种精神气质的表现,“我真的迷恋中国书法、绘画的内在精神气质,像《富春山居图》、《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作品,可以让人感受到古典时代的特殊魅力。”
同为作家的徐则臣也有过阅读“书画小说”的经验,比起作者本人,他更客观冷静地向记者分析了“书画”对于一个文学故事的意义,在他看来,对于文学来说,字画和其他的物件——譬如一块石头、一只铁器——的意义不同,“字画本身就是经得起推敲的东西,所以跟字画相关的故事也应该经得起推敲,才可能构成一个比较好看的字画小说。”在徐则臣看来,字画本身的故事,能赋予小说更多层次,“一个作家选择字画作为小说最终的道具,那他应该不会选择一幅无足轻重或者很平庸的字画,要么是这幅字画本身有故事,要么是创作这幅字画的人是个传奇,再或者,这幅画被创作出来的过程非常曲折非常流散。”
看起来,字画为小说情节铺陈和文化底蕴加分。这也是庞贝本人所得意的,“字画并不只是符号,一个字也可能成为小说的谜底。”徐则臣读《无尽藏》的感觉就是一部有文化的小说,“语言典雅、看起来有书卷气。”他再把目光投向更多同类小说时说,“这样的小说,即使写得特别类型化,你也不会觉得它特别世俗。因为道具就带着很强的文化意味。”
与此同时,字画也给作者提出更多要求——作者必须对字画和背后的历史故事足够了解,“作为一个看字画小说的中国读者,我肯定是希望这个小说的作者有非常丰富的文学艺术方面的追求,他一定是对传统文化非常了解,而不是天花乱坠地讲一个波谲云诡的故事,读者其实不在意这幅字画到底有多大的艺术成就,而在一个小说能不能对得起字画。”徐则臣还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也是辨别字画小说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不可替代性,“小说应该是与这幅字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随便就可以置换的,比如把这幅字画换成另外一幅,如果小说依然成立,就说明这幅字画不具有唯一性,也就失去了在这部小说中的合法性。”
当然,字画并非是中国的独有,从字画出发构筑情节的作品,外国作家也能在其中绘制出曼妙的故事。比如《达·芬奇密码》和《金翅雀》等。在徐则臣看来,背后的文化肌理是相同的:文化是历史和传统积淀的产物,在艺术上构筑艺术是美美与共的事。在作者庞贝看来,外国作品中的书画只从表面上看,代表性是相似的,“使用西方油画里的符号和知识,构筑起叙事的角度。”但他认为自己作品中对书法的运用是脱离了符号本身的,构成书的主题或灵魂。在他看来《达·芬奇密码》仍是“在用通俗小说的手法写这个故事”,“另外,很多中国书法的美感,西方的书画作品是没有的。”庞贝说。
虽然探讨中的认识各有说法,但毫无疑问的是,无论中外,书画小说因为其自身魅力,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看字画小说,会有一种跟我们灿烂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接上头的感觉。”徐则臣说。

责任编辑:木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