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生科技为全国异地居住参保人员和社保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身份认证服务
2017-09-19 14:08:49 来源:网络 已浏览次
广东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您解析当前社保生存认证问题--浅谈生存认证现状及改进措施!
生存认证,即证明领取养老金的老年居民还健在,符合继续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国家规定凡是在社保领取养老金的企、事业退休人员及生活补助人员每年都要到当地的社保局进行至少一次的生存认证,其目的在于堵住养老金流失的"黑洞",避免冒领养老金行为的发生。
德生宝不仅具有社会保障部门内部的相关应用功能,还具有金融、便民等多项功能,在过去,农村想查询社保信息不知道去那里;想到城市里大医院看病经常排不上号;想要领取涉农补贴也要多次往返城市,甚至连充手机话费,缴纳水电,有限电视费等都要跑到镇上,而现在这些事务都可以在德生宝实现了。极大的方便了农村地区的群众。
据人社部统计,截至2015年4月末,我国领取养老金的老年居民已达到1.44亿人,而冒领人员仅仅为几万人,为了制止个别不诚信的社会现象而让全社会埋单,这是很不公平的。老人们很不解:怕冒领,管住死人就好了,干嘛管活人呢?对死亡的猜忌和多疑,让上亿老人每年生存认证都饱受身体和精神的折磨,本是为保障老人晚年生活而发放养老金,因要堵住养老金被冒领的漏洞,却让这种保障成了老人的心理障碍,成了折腾老人的无形枷锁。
若能采取一些改进措施,如加强法律宣传及惩治力度,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让法律起到威慑作用,让奖励起到激励作用;在各乡镇设协办员,每月定期上报死亡人员信息,从源头杜绝冒领,并实行连带责任,若被查出冒领,连同协办员一同严惩,同时社保部门每月与民政殡葬管理部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等进行数据比对,对于有疑问的,须重点核查;逐步淘汰传统的人工审核认证方式,多使用智能化的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生存认证,并变单一的认证方式为多式并举,给予老人更多的、便捷的认证方式选择及尊重;待上述各制度及办法成熟后,逐步取消当地户籍且在当地居住人员的生存认证……这不仅可以让"大片人"免于生存认证的奔波苦恼,也可以让"小片人"更加难以冒领养老金,又节约了不必要的成本,真正让生存认证告别"折腾",使养老金成为老人们"老有所养"的保障。
据了解,目前社保行业已经采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还用于生存认证方面。例如,某些地方已经采用指纹识别的技术做养老金领取资格的认证,更有采用掌纹识别、指静脉识别、虹膜识别、DNA识别技术等等。技术很成熟,应用也比较广泛,解决了居住本地、方便出门的一部分离退休人员的问题。
社保行业专门从事金融社保卡应用服务的企业--广东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身份证+声纹"的更简单的生存认证方式。它结合移动互联网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再充分结合专业的人工服务,高效安全的完成认证工作。它是通过一个APP,输入身份证,然后通过读几个简单的数字,系统验证无误即可通过,就可完成老人的远程生存认证。公司认为,这种方式不仅在技术上更为简单,同时,这对现有的社保认证方式也是一个有利的补充,该公司希望,通过技术+人工服务的方式,为社保部门提供全套的远程验服务方案,也就是说,社保部门所采购的不是某件产品,而是生存验证的直接结果。
德生科技的生存认证服务协助人社部实现全国人脸识别数据统一,为全国异地居住参保人员和社保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身份认证服务。
而社会保障卡发展至今已经有20多年了,加载有金融功能的社保卡发行也有6年了,截止到2015年9月底,我国发行社会保障卡突破8一张,按人社部规划,到2017年,我国社会保障卡发行量将达到10亿张,在整个行业来已经进入到后发卡时代,如何让老百姓手中的卡充分用起来。在2014年7月人社保下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的意见》 将社会保障卡应用领域分为9大类,102项,为社会保障卡应用的发展指明了方式
农村作为我国的绝大部分,相对于城市而言,社会保障卡在应用方面显得较为滞后些。对于如何更好的在农村地区开展社会保障卡应用,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应用服务方面。广东德生科技围绕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打造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村社保卡应用服务中心模式和社保卡应用终端德生宝,德生宝是一款基于社保卡应用的创新型应用终端设备,非常适合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使用。
早在2014年的时候,德生科技通过与各地人社部门合作,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新型农村社保卡应用服务中心并布设相关社会保障卡便民终端德生宝的模式来为广大群众进行社保卡应用服务,目前这一套运作模式已经成功的在广东江门,河南兰考,海南,安徽芜湖,六安,湖北荆州,孝感等地。 服务民众数百万,解决了以往农村地区用卡难,服务少的现象。 受到当地群众和相关部门的好评。
随着社会保障卡应用探索的不断深入和德生科技对农村应用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应用终端德生宝功能的增加,未来对社保卡应用环境,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社保卡使用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最终实现民生工程的真正落地,早日实现人社部门的社保卡"一卡通"的目标。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