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交泰转心瓶赏析
到了公元十八世纪,一种在中华瓷器史上设计最精巧,工艺最复杂,釉色最丰富,寓意最华丽,烧制最奢靡的瓷器——粉彩交泰转心瓶诞生了,一举将我国瓷器艺术推向了一个无法超越尽善尽美的境界。
康乾盛世里,有无数精绝与传奇,恢弘瓷史中,更有许多奢华与富丽,在色彩斑斓各擅风流的盛世瓷史中,最动人心魄的当属乾隆时期的交泰转心瓶。在以瓷为美,以瓷之精绝华丽彰显国运的王朝,诚然有过盛唐三彩之余音,有过两宋官、哥、汝、定、钧之绝响,更有过元青花素笔曼妙之绝伦,有过明永乐甜白之玉润晶莹,但到了公元十八世纪,一种在中华瓷器史上设计最精巧,工艺最复杂,釉色最丰富,寓意最华丽,烧制最奢靡的瓷器——粉彩交泰转心瓶诞生了,一举将我国瓷器艺术推向了一个无法超越尽善尽美的境界。
据史料记载,乾隆八年督陶官唐英曾上奏乾隆皇帝:“新拟得夹层玲珑交泰瓶等共九件,谨恭折送京呈进”。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中即可看出转心交泰瓶不凡的身世与造价,所谓夹层玲珑者,即为转心瓶;从数量上看,可知烧制之艰难不易,又从唐英专折奏报的语气中,也不乏一些骄矜,如此交泰转心瓶,若非亲眼目睹,绝对无法领略其艺术魅力。故乾隆皇帝一见便视若珍宝,命唐英依样烧制,却又恐花费颇大,故每年仅烧制十数件。以乾隆皇帝之奢靡尚嫌造价不菲,可见转心交泰瓶之费工费料已冠绝当时。
正是由于烧制数量和设计工艺的限制,交泰转心瓶传世珍品不多,就连一些博物馆中,也难以得见其身影。如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馆藏清代转心交泰瓶的不过数家,笔者所知仅两岸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阿尔博特博物馆有精品展览,但这并不代表存世量仅止于此。由于清末局势动荡,外寇入侵,使得大量清廷珍玩流落海外与民间,所以中外收藏家并不怀疑民间藏友持有转心交泰瓶,且不乏先例。2010年11月11日英国伦敦Bainbridge拍卖行拍卖中,一个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约5.5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刷新了2005年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2.3亿元的拍卖纪录,成为到目前为止最贵的中国瓷器。这个瓷瓶是乾隆三十余年官窑制品,应当是从皇宫或圆明园流落海外。
此类瓶器型瓶颈与内心粘连一起,套于腹内,内瓶为独特纹饰,底部将器座粘合封闭。腹部交泰镂雕成如意头形,上下两部胎体相勾连有子母扣连结,可以活动,但不能分形。如意头上下镂雕八卦等图案。镂孔处可透视到由颈部旋动的内心瓶上的绘画,效果似走马灯。制作工艺特殊、精美、独出心裁。
交泰转心瓶是繁复奢华的艺术,仅仅一件粉彩瓶,在器型上同時汇集套瓶、转心和交泰的技法,在文饰上,则融合雕镂与锦地纹于一器。整件瓶子的结构相当复杂,外瓶能拆解成头和身两个部分,而內瓶上部与颈相连,下底则运用卡榫組合的方式和外瓶的內底套接,如此才能形成转动瓶颈即能转动內瓶的功能。特別是,瓶身中央上下交错并且实际切开的如意云纹,其看似分离却又彼此相连的关系,正是交泰瓶的精神所在:上下一体,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