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纨扇仕女》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大千《纨扇仕女》  设色纸本 镜心   91.5×40.5 cm

 

  钤印: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张爰长寿

 

  款识: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绵邈。擬渊明语,写於濠镜,张大千爰。

 

  大千以“蕉荫仕女”为题材的作品,从1934年开始陆续有所创造。此帧系大千早期仕女画,根据陶渊明《闲情赋》的诗意而作,于濠镜(澳门古时别称)创之。《闲情赋》以浪漫的手法描写了一位作者日夜悬想的绝色佳人,幻想与她日夜相处,形影不离,甚至变成各种器物,附著在这美人身上,全赋以“十愿”的虚想,铺陈对佳人的依恋、追求和心愿不遂的“十悲”。大千画中仕女的线条特色,具有浓烈的明代人物画家吴小仙的仕女笔法特征。画中仕女头身比例采用六头身法,头大身小,气质温柔娴静,带有幽幽的闲愁,眉眼线条纤细柔婉,秋波流转,充分表现出大家闺秀的女性美。整幅画面清淡雅致,令人心旷神怡。

 

  先生曾说:“画人物,最重要的是精神。形态是指整个身体,精神则是内心的表露。”在中国传统人物画法上要将感情在脸上含蓄的现出才令人看了生出内心的共鸣,这个当然是很不容易的,然而下过死功夫,自然是会成功的。

 

  大千的仕女画雅俗共赏,是他绘画题材中大受欢迎的一类,与他对美人的“美”刻画得淋漓尽致、神髓逸出,密不可分。他眼中的美人标准可要比常人苛刻得太多,不仅要长得美,而且气质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立之姿,一涉轻荡,便为下乘”。因此能入他画中的美女,当真是绝对美极了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