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共浙皖特委旧址 福岭山里的红色记忆
2017-09-06 14:48:11 来源:浙江在线 已浏览次

青山巍峨,忠魂常在。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开化县境内的福岭山。一路上,满目葱茏,格外庄严。
在位于开化县何田乡柴家村福岭山自然村的中共浙皖特委纪念馆,开化县消防大队开化中队指导员戴文辉和战友们正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他告诉记者:“缅怀英雄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1936年8月,中共浙皖特委在福岭山成立,隶属皖浙赣省委,在短时期内开辟了以开化为中心,包括常山、衢县、遂安、寿昌及婺源、休宁、德兴等县边区的游击根据地。当地的红军游击队发展到1300余人,在南方八省游击根据地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
红色记忆没有消逝。福岭山村中一座简朴的老屋,就是中共浙皖特委旧址所在地,白墙青瓦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面貌,记者见到了从事义务讲解工作的林翠娥老人。
“这里就是当年红军住过的地方,那时条件非常艰苦,但红军和群众亲如一家。很多群众宁可省下自己的口粮,也要让红军战士吃饱饭。”林翠娥丈夫的3个哥哥都是红军,从她嫁到福岭山起,革命年代的许多故事就一直在他们的家庭传颂。
中共浙皖特委旧址原本是林翠娥婆家的老宅,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后,她和丈夫就一直承担旧址的看护管理和义务讲解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丈夫去世后,林翠娥坚守着这份事业。在她的一本厚厚的册子里,详细记载着这些年前来参观游客的情况。
受红色家风的影响,老人的儿孙们从小养成了勤勉正直、自强自立的品格。林翠娥说,现在儿女孙辈都已成才,但她依然希望留在福岭山,继续守望这里的红色文化与历史印记,为更多的人讲述感人的故事。
近年来,柴家村的革命遗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瞻仰。仅去年一年,全村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通过开发绿色旅游休闲产业,柴家村的农家乐等配套服务拓展了农户的增收途径。目前,柴家村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福岭山红色游村道提升工程。柴家村党支部书记何本红说:“我们这里有好山好水,也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印迹,完全可以建设成为富有美丽自然风光和良好人居环境的美丽乡村。”(浙江在线记者 吴振宇 县委报道组 吴莉莉)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