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粉青釉琮式瓶赏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件粉青釉琮式瓶(见图),高27.8厘米,腹径12.5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10.8厘米。圆口,短颈微撇,平折肩,方体,圈足,足底露胎。通体及底部满施粉青色釉,底书青花“大清光绪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器身四周浅浮雕八卦图案,八卦图案为突出的阳文且略长。此瓶现藏于陕西省文物总店。

 

  从器型来看,琮式瓶的原型为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器之一。据战国«周礼·春宫·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一般认为,玉琮与宗教祭祀、财富权力有关。琮的内圆外方表示天圆地方,中间的穿孔则表示天与地之间的沟通。因此,琮也被视为一种宗教用具,是中国古代世界观和通天行为的一种很好的象征物。琮式瓶脱胎于玉琮,承袭了其外方内圆的特点,通过不大的体积,将中国上古时代时期以来的世界观包括在其中。纵观历史,最早的瓷质琮式瓶出现于南宋时期的官窑器和龙泉窑器。到了明代,此类造型多施以月白色釉。清代以后,琮式瓶器身的横线纹装饰渐渐演变为八卦纹,因此,清后期又将其称为“八卦瓶”。此件琮式瓶制作精细,造型规整,严谨精细,工艺质量考究。

 

  从胎釉来看,这件琮式瓶胎体厚重,胎质缜密,瓷土筛炼较细。釉色为粉青色,青中泛白,施釉均匀,釉面晶莹滋润,细腻光滑,富有玉的质感。我们知道,辛酉政变之后,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联合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社会局面相对稳定,封建统治政权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得到暂时的巩固,进入了所谓“同(治)光(绪)中兴”的历史时期。因此,长期不景气的制瓷业开始复苏,景德镇的御窑厂也陆续烧制出了数量众多的精美瓷器,瓷器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件八卦瓶就体现了这一时期瓷器的烧制特征,不仅烧造规矩,而且色泽青绿淡雅,釉面光泽柔和,达到了类似青玉的效果,是青釉中的最佳色调之一。

 

  再从纹饰而言,这件琮式瓶的器身四面以凸起的八卦纹为装饰,右侧为乾(☰)、坎(☵)、艮(☶)、震(☳),左侧为巽(☴)、离(☲)、坤(☷)、兑(☱)。众所周知,八卦是道教的典型纹样,系《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分别代表“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其中以“—”为阳,以“– –”为阴,组成八卦。各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各自组合,各自演绎。八卦是自然界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所谓“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见《周易》),它上能测天,下能测地,中能测人事,举凡宇宙间之一切事物,八卦无所不包,无所不测。因之,人们常用它作为除凶避灾的吉祥图案。这件粉青釉琮式瓶沿用的就是这一传统题材,寓意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总之,通观这件粉青釉琮式瓶,其造型上下对称,古朴典雅,表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全器施釉均匀,精致细腻,釉色晶莹青翠,纯正素雅,滋润饱满。模印的八卦图案布局严谨,线条明快,模印工艺讲究。另外,此器足端较圆润,无唇口,不同于之前的同类器物,具有典型的光绪本朝的时代特征。虽然同一时期的瓷器留存数量不少,但像这件琮式瓶特征明显、保存完好的,仍很少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