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要求确保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文物安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针对日前有报道称“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多处漏雨”,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近日组成工作组赶赴山西省五台县实地了解情况,查看内部梁架结构和漏雨部位,并要求迅速采取临时抢险措施,确保佛光寺东大殿和殿内文物安全。

 

  工作组认真查看了佛光寺东大殿内部梁架结构、佛像和漏雨部位,听取了专家意见。据勘察,造成佛光寺东大殿漏雨的主要原因,一是东大殿历经1000多年,屋面筒瓦、板瓦酥碱、缺损、错位;二是五台山地区气候温差大,冬季冻融现象严重,加之近日连降大雨。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表示,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仅存的4座唐代建筑之一,价值巨大,一定要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切实加强保护和监测。一是迅速采取临时抢险措施,确保佛光寺东大殿和殿内文物安全;二是尽快组织有关专家现场调查指导,对漏雨情况及抢险工程提出具体意见;三是抓紧时间组织编制佛光寺东大殿屋面揭瓦维修方案和保护大棚搭设方案,方案批复后尽快组织实施。

 

  山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将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搭设防雨布、防雨棚,有效控制险情,确保冬季来临前,按照批复的抢险方案,完成对佛光寺东大殿的保护抢险工作。

 

  国家文物局日前批复了《关于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文物本体及环境监测设计方案》,原则同意所报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文物本体及环境监测设计方案,并提出应首先进行三维扫描勘测,并与先前进行的勘测进行比较分析,查明大木结构损伤的变化和发展,再行确定开展全面监测以及重点监测项目。要认真梳理项目需求,进行监测项目设置,进一步改进监测手段,如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对东大殿沉降进行全面监测;在采用倾角传感器进行倾斜监测的同时,采用常规变形测量的方法进行结果检测,并在必要时对建筑物外围进行整体水平位移监测。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