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与《平复帖》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晋文学家陆机所书的《平复帖》,有“天下法帖之祖”之称,被誉为“墨皇”,就是现存卷轴书画中最早的作品。《平复帖》书法古朴秀劲,牙色麻纸本,字大五分许。高23.7cm,横20.6cm,共九行,约87字,现存84字,系陆机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其中有病体“恐难平复”字样,后世遂以《平复帖》来命名。这幅斑驳烂漫的草书,是书法史上汉隶向草体演变的明证。

 

  《平复帖》作为贡品被献给乾隆皇帝,乾隆刻《三希堂法帖》时,将《平复帖》置为卷首。到了嘉庆皇帝时,将此帖赏赐给对书法深有钻研的弟弟成亲王,后此帖仍献归内府。同治年间复转赐恭亲王奕欣。民国初年,此帖与另一绝世珍品、唐代韩干的名画《照夜白图》一起归于奕欣的嫡孙溥心畬之手。此后《平复帖》经过一番曲折,现今能安然收藏在北京故宫(微博),系民初收藏家张伯驹不惜身家性命换来的。

 

  张伯驹是河南项城人,原名张家骐,字从碧。养父张镇芳清末民初历任盐官等要职。虽然出身官宦之家,张伯驹却钟情文学艺术,不愿意步入仕途,他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又是鉴赏文物的大家,慧眼独具。

 

  1936年,溥心畬将所珍藏的《照夜白图》卖给上海叶姓古玩商,后几经倒手,最终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当时张伯驹正客居上海,他听说《照夜白图》流落异邦,担心《平复帖》也难逃厄运,想尽办法托人找溥心畬婉转表达了要买此帖的请求。溥心畬以尚不需用钱为理由,出高价二十万大洋来婉拒,张伯驹无此财力,虽然从银行借得六万大洋块,并协请张大千从中牵线,但溥心畬索价不变。

 

  1937年,张伯驹应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邀请鉴定古代字画,辗转得到溥心畬母亲病故急需要钱的消息,便商请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藏书家傅增湘做中间人与溥心畬洽商,终于以四万块大洋购得《平复帖》。张伯驹收得《平复帖》的消息很快传开,除了专门为日本人盗买中国文物的古董商,数次表达愿以几倍高价要求转手,被张拒绝,连一帮土匪也垂涎觊觎。

 

  1941年初,张伯驹在上海乘车之际,突遭一帮持枪匪徒绑架,并向张家索价三十万大洋,否则撕票。张伯驹心知这是《平复帖》带来的灾难,于是暗地关照其妻,宁死也不能变卖收藏,另一方面他绝食抗议,绑匪见张家态度坚决,知道无法逼出《平复帖》,只好自降赎金,张妻多方告贷,才救出被绑了八个多月的张伯驹。

 

  张伯驹后来获知原来所谓绑匪,其实就是汪精卫手下丁雪山的部属,为防《平复帖》再次被强取,他将该帖缝在衣服夹层,须臾不离身,终于使国宝得以保全。1956年,张伯驹将《平复帖》等八件价值连城的真迹墨宝无偿捐出,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