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回家·旧影”展

  8月15日一大早,坐落在北京东城区的史家胡同博物馆格外热闹。随着一阵“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叫卖声响起,磨剪子、卖花生、收旧衣等熟悉的老北京唱段吸引了不少街里街坊的目光。这段由6位民间艺术家用6个叫卖唱段编成的《老北京叫卖组曲》将众人带回那个“院里院外一家人,一亮嗓子满街闻”的温馨年代。

  伴随着叫卖声,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朝阳门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的“回家·旧影”主题展览在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拉开帷幕,分为“街坊往事”“胡同古今”“京城旧影”与“游园京梦”四大板块。与其配套举行的还有为期1天的社区居民园游会。来自北京史家社区、内务社区、礼士社区等五个社区的50多名居民和社区工作者齐聚在古朴的四合院中。

  老照片里的口述历史

  老照片是家庭的见证,是几代人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印迹,更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街坊往事”板块以“家”为主题,通过8个家庭的53张老照片,讲述普通家庭丰满生动的人生故事。据介绍,这些照片与故事均来自“老照片工作坊”的常年积累,是史家胡同和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记忆。

  “老照片工作坊”是由史家社区主办、史家胡同博物馆协办的居民口述史项目。一方面,社区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帮助居民为珍贵的老照片留存电子版文件,以避免纸质照片在保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坏、老化。另一方面,邀请居民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些活动勾起了居民生动的往昔记忆;同时,这些记忆转化为照片、视频与文档后,又记录、传承着史家胡同及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珍贵历史与资料。

  居民常继红的照片就收录在此次展览中。观展时,她情不自禁地谈起了当时的故事:“我们看的第一场电影是《红楼梦》,结婚时跑到新街口买的衣服,结婚就是在家里办了几桌酒席……”众人也仿佛被她带回到那个年代,或低头沉思、或嘴角上扬,回忆着往昔时光。

  历史影像中的城市记忆

  “胡同古今”作为第二个板块,以“胡同”为主题,展出80余张朝阳门地区的城市旧影。这些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资料组的摄影作品,不少是首次展现在公众面前。

  展厅里,1958年拍摄的朝阳门内大街及周围旧状、1961年拍摄的东四路口的两层交通岗楼……“那时的北京街头,这样的两层交通岗楼随处可见。”展览负责人王虹光介绍,“交警登上岗楼,眺望路面交通情况,及时调整红绿灯信号。在罕见堵车的年代,这样的人力调节让北京的道路交通管理较为灵活,是那个年代独有的景观。”

  “京城旧影”板块以“城”为主题,通过“拉洋片儿”的形式,让观众透过朝阳门箭楼的窗洞,看到北京历史影像与图片的循环展示。“这个板块展现了几代规划人、建筑人对城市持续的观察和积累,为我们记录下了城市成长的历程和生活环境的巨变。通过北京这座古都在岁月中经历的更新、重生,让规划者和居住者重新思考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击与调和的方式。”王虹光感慨。

  最后一个板块则是在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廊下,以园林为背景,配以复古家具、茶器而营造出一间复古照相馆“游园京梦”。专业摄影师在这里免费为人们拍摄复古照片,一张张充满年代感的黑白照片,受到了居民的热捧。

  规划设计院参与 凝聚社区力量

  据了解,自今年3月起史家胡同博物馆正式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合作运营,半年来,已举办一系列贴近生活、充满设计感的展览、沙龙等活动。史家胡同博物馆也已成为由规划院规划师组织的集公众参与和社区营造于一体的实践基地,承担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职责,在凝聚街区邻里、拉近规划师与居民距离方面作用很大。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赵幸介绍,“回家·旧影”主题展作为史家胡同博物馆“回家”系列展览的第二期,是今年5月举办的“回家·串门儿”展览的延续,旨在借助老照片回顾昔日的风景人物,凝聚社区力量,增强社区居民归属感,为市民展现出北京市规划师扎根社区、开展社区营造、调动居民参与的阶段性工作成果。

  在接下来一个半月的展期里,老电影放映会、古城意象游戏、老照片主题讲座、老北京主题新书发布会等一系列丰富有趣的活动将依次亮相。

  赵幸说:“参观这个展览有助于让人们从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脚步体味生活,重新认识这座城市及其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