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界共话“艺术市场业态转型升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8月19日,2017第四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新华网文化频道与书画频道共同关注本次论坛,呈现多位嘉宾演讲的精彩观点。

 

  本届论坛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承办,聚焦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全球视野、艺术市场业态的转型升级、国际拍卖市场的共同发展等方面。

 

  其中,“业态互动:艺术市场业态的转型升级”环节由中拍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主持,多位业内嘉宾做主题演讲。

 

  “在过去20年的拍卖当中,很多拍卖公司上拍过许多重要文物,不仅是非常精美的艺术品,同时其蕴含非常深的历史文化价值,多次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对于学术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中拍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讲到,“在践行文化普及方面,因为拍卖在整个艺术品市场生态当中是获得最多社会关注的一个行业,所以拍卖公司举办的各种预展和活动中参与的人数往往超于美术馆、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因为大家都关注究竟2亿元的画或者书法到底是什么样子。”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副董事长、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公司总经理胡环中表示,成立3年多以来,我们致力于在构建文化艺术产业新平台、打通文化贸易新通道、建立艺术品保税库、成立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开发新颖独创的文创产品、聚集国际和国内丰富文化资源,开启上海自贸区文化产业新纪元。

 

  “在艺术品市场的新常态下,如何探索艺术项目的综合发展可谓重中之重。上海朵云轩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来探索创新,意图构筑更为合理的运营模式,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挖掘新的市场增长点。”上海朵云轩集团总经理顾林凡说,“主要是新领域方面要做一些尝试,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我们在着力的培育新的业态,不断的探索新的增长点,目前上海朵云轩重点聚焦于艺术教育、艺术电商和艺术金融这三个方面。”

 

  SGS艺术服务全球总经理华君焱介绍,为保证艺术品的真实性,当今艺术品的鉴定有三大支柱,其中第一支柱是来源追溯。每一个艺术品的来源也就是要有一个从它的制成、现有收藏家、再到拥有者这一全链条中的所有信息,一个完整的以事实为证据的来源追溯,包括所有相关的票据、发票、销售合同等,是非常重要的能支持这一个艺术品的真实性的重要文件。但是,即便有如此的文件,仍然会存在有赝品的风险,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有更专业更资深的辨别鉴定的专员、专家去对这一些艺术品的来源进行进一步的追溯和认定,去保证一个非常稳定的很有专业的水平。

 

  中拍协艺委会副主任、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希望跟国内外的各个机构合作,进行各种数据的研究和分析,一方面通过这些数据能够对中国的艺术市场的发展有所帮助,同时也会定期请专家来进行评估和分析和研究,将这些数据用于学术机构的研究和国家政府部门的研究。万捷表示,未来雅昌将把这些数据的研究更加扩大、更加专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