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唱片博物馆开馆 “音乐岛”收藏“好声音”
2017-08-18 15:44:25 作者:陈悦 来源:中新社厦门 已浏览次
走进中国唱片博物馆梨园经典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停下脚步,凝神静听,“这是我父亲(尚小云)的声音”,“(这是)荀慧生”,“(这是)程砚秋”。陶醉于其中的他感慨道,“唱得多好!”
他聆听的这张唱片可不一般,为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于上世纪30年代联袂献唱的《四五花洞》,这是中国京剧“四大名旦”唯一合录专辑。
8月15日,中国唱片博物馆在“音乐之岛”厦门鼓浪屿上开馆。这是中国首个国家级综合性唱片主题博物馆,馆中这样的旷世珍品还有很多。
这一博物馆是由中国华录集团及旗下中国唱片总公司筹建的。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音像出版集团,中国唱片总公司积累了13万面唱片金属模板、4.5万条磁记录胶带、10万首(部)作品,基本囊括了20世纪中国音乐、戏曲、曲艺经典之作。
同为唱片收藏者,“从小听前辈唱片”的尚长荣说,这些唱片记录着中国戏曲“最优美、最震撼、最难忘”的声音,记录中国那么多剧种的积淀,让他焕发出“民族自强自重自爱的豪情”。
馆中收藏的一张直径不过8厘米的超小型唱片——曾侯乙编钟《千古绝响》,则勾起了著名作曲家徐沛东的回忆。参与这一乐曲录制的徐沛东告诉中新社记者,当时为了录下这段编钟演奏的乐曲,中国专门进口了24轨录音车,在湖北整整录了一个月。
经过在复制品上的排练,正式录制时徐沛东才见到这一著名国宝的“真身”,“震撼”是他的第一感受。他说,编钟无论在音质、音准、音色、工艺都是顶尖水准,“当时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能做到那么精细!”
在徐沛东看来,中国唱片博物馆的意义在于把这些文化遗产记录下来,让后人们能对中华文化传承“如数家珍”。
的确,从唱片技术的演进到唱片内容的发展,中国唱片博物馆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唱片百年历史。该馆设有中国唱片百年历史时光长廊、黑胶听音室、梨园经典厅、以及共和国声乐、器乐、歌剧舞剧成就厅、时代曲和抗战曲厅等分区。除了唱片,这里还有纸质文献和众多民国名人亲笔信函、版税清单、创作手稿等珍贵文物。
珍藏在博物馆中的,还有很多重大历史关头的“中国声音”。在这里,拿起“电话”试听,就能听到孙中山先生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录音留声——由大中华唱片公司生产的孙中山《勉励国民》和《告诫同志》的演讲片。
镇馆之宝当数馆中收藏的1935年东方百代第一版《义勇军进行曲》母版、手稿以及百代的录音本。馆中还收藏了英语版、苏联版和捷克版等各种不同版本的《义勇军进行曲》。今年恰逢“卢沟桥事变”爆发80周年,一张张老唱片,让人回忆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解放、民族自由而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
落户于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厦门鼓浪屿,被认为是这些“中国好声音”和走出众多著名音乐家的“音乐岛”之间的天作之合。博物馆内收藏的中国最早女声南音唱片,就是于1910年在鼓浪屿录制的。
博物馆所在的百年建筑“黄荣远堂”,则曾是“鼓浪屿南乐社”的聚会演出场所,也曾在中国著名歌唱家、“鼓浪屿夜莺”颜宝玲带领下每周举办唱片欣赏会,可谓和中国音乐有着不解之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