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片,沉朴与稚嫩的撞击——记温州博物馆手工实验课堂首次开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前,筹备已久的“温州博物馆手工实验课堂” 正式启动,以“一拓千年痕——拓片制作体验”为首发课程。这次拓片的课程包含了对拓片发展历史、工艺技术的概括,对历史上一些著名碑帖拓片的介绍,详细阐述了制作的步骤和要点。在老师的逐步示范讲解下,大家动手做起来。拓片制作看似容易,实则需要耐心与细致,第一遍的制作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特别顺利。为了能尽早看到成果,有些孩子在刚开始的时候显得有些心急,结果欲速则不达。但孩子们还是很耐心,在一遍又一遍的尝试中成果越来越让人满意。也渐渐琢磨出来一些要点,比如排刷刷水多或少影响纸张的粘性和韧度,打刷敲打力度的大小关系到最终图案和整张作品的完整性等。

 

  制作拓片的探索过程是辛苦的,却也是值得的。孩子们一遍遍询问老师,一遍遍尝试改正,最终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果。拉上了爸爸妈妈,露出欣慰的笑容,拍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与此同时孩子们也磨练了细心、耐心、以及坚持不放弃的韧劲。有的孩子还在课程之后主动要求帮忙整理课桌和工具,有的孩子下课后还“恋恋不舍”不想离开。陪同的家长们表示课程的内容非常有意义,课程方式也很有趣味,这样与历史亲密接触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对历史有了兴趣和记忆,特别希望温州博物馆能够开设更多此类课程。当下也有不少家长表示自己也很想学习下这类传统手工课。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回应”让工作人员欣喜。我们更坚信,传统手工艺是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的,即使隔了数百上千年,它们也一定会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独特的位置。

 

  温州博物馆手工实验课堂作为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的子项目,也是温博对外常设的一个教育品牌,将陆续推出石碑拓制、全形拓、活字印刷、夹缬、蜡染、扎染、古籍装订、篆刻、转轮制陶瓷等手工课,将这些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实用性和艺术美感兼备的传统手工艺逐渐介绍给公众。课堂形式分为授课和讨论、动手和创作两个环节,由授课教师介绍手工艺的历史源流、经典作品赏析以及该项工艺在当下生活中的应用,然后由学员亲自参与制作和实践。课程不仅面向青少年儿童,也将面向对传统手工艺感兴趣的成年人。(温州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