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竹蝉五毒铜镇纸
仲夏过后,小暑来临,又到了“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的酷热时节了。近日笔者偶得一只清代竹蝉五毒铜镇纸,细细把玩,颇多乐趣。
这只镇纸造型(图1)为一只蝉伏在一节竹子上,底(图2)为平底,实为镇尺。竹和蝉,都很受旧时文人雅士的欢迎。竹是君子的化身,中通外直,谦虚向上,代表文人正直的操守和气节;而蝉寓意着默守,命意自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整体观之,寓意知足(竹)常乐之意。
镇纸做工精良,包浆厚重,采用老黄铜一体铸造。长约12厘米,高2厘米,竹径约4厘米,厚重510克,蝉儿刺口向下,双眼凸出,针刺般的尖嘴正在吸取竹汁。前身有宽颈,后腹有可伸缩的节。双翅略呈三角形,上有花纹和斑点,用六只带毛刺的足抓住竹子,匍匐在竹子表面。蝉翼、竹节精微毕现,竹节的遒劲与蝉的悠闲形成强烈比照。
翻过镇纸观其内部,竹节中还藏着一只长尾巴的蝎子和一条缩成一团的小蛇。古人把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称之为“五毒”,入夏之后,瘟疫毒虫孳生,一定要用各种方法驱除“五毒”之害。故而镇纸中暗藏“五毒”虫,也寓意着镇“五毒”之意。镇纸大小一掌可握,底部光亮,定是常年把玩所致。既是文人案头的镇纸,又可兼为笔架、摆件。
国人使用镇纸的年代可以上溯秦汉。古代文人常将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欣赏,同时用来压纸或者压书,由此出现了镇纸,又称纸镇、镇尺,与笔墨纸砚四宝相类,被称为文房中的“小五”。《南史·垣荣祖传》就曾记载“帝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镇纸的材质多种多样,以铜、铁、玉、瓷、木、竹居多,古代镇纸大多采用兔、马、羊、鹿、蟾蜍等动物的立体造型,明清后以长条形为主,一般是以成对的形式出现。
这件清代镇纸集造型美、寓意美于一身,是文人士大夫心态写照之器、情感寄托之物,可谓“小五”中的佳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