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博物馆里观宁夏治水辉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司马迁“水之为利害”到郭守敬“因旧谋新”,从乾隆大帝“兴水利以尽地利”到宁夏知府张全城“河渠为宁夏生民命脉”,大兴水利,造就了“塞北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8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的70余名网媒记者来到宁夏水利博物馆,共观宁夏水利变迁,回顾源远流长的治水历史。

 

  宁夏水利博物馆2011年9月建成。分上下两层,总建筑面积4085平米,总布展面积3000平米。展区通过多样化展示手法,全面再现了2000多年来宁夏深厚的水文化积淀和千秋流韵的治水历史,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水利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宁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浩浩荡荡的水利建设史,是军事保障地,也是后勤保障地。”宁夏水利博物馆负责人陆超说。2000多年以来,秦渠、汉渠、唐徕渠、七星渠、惠农渠、大清渠等引黄古渠汩汩流淌,犹如镌刻在塞北大地上的铭文,记录着宁夏水利沧海桑田的历史。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