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利用 效益凸显

  “石岩上屋热线圈厂”是深圳市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1978年12月18日,宝安县石岩上屋大队加工厂与香港怡高实业公司签署“深轻宝第001号”协议书,正式成立“石岩上屋热线圈厂”。1978年底,“石岩上屋热线圈厂”正式投产,拥有员工25名,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第一批劳务工就此诞生。2007年,该厂整体搬迁至龙岗大工业区,其工厂旧址作为深圳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见证物被保存下来。2009年,上屋热线圈厂旧址被公布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石岩上屋热线圈厂”作为深圳市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其历史地位不亚于安徽的小岗村。2008年4月28日,宝安区投资350万元在“石岩上屋热线圈厂”旧址上建设的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以劳务工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该馆总建筑面积5862平方米,展出文物及史料800余件。利用工业旧厂房建立博物馆,复原三个不同年代的生产线、第一代劳务工宿舍及饭堂等厂景,不仅使“石岩上屋热线圈厂”旧址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也大大活化了工业文化遗产,传承了改革开放精神。

 

  九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劳务工博物馆影响力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宝安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博物馆突出关爱劳务工主题,在保证日常开放的基础上,举办劳务工相关文化主题活动200余场次。其中举办“劳务工大讲堂”专题讲座112场,受众达1.5万人次。每年举办劳务工美术、摄影、征文大赛,成为劳务工展示才艺的重要平台,目前已举办7届。博物馆馆刊是广大劳务工朋友和专家、学者研究劳务工问题的一个重要载体,已出刊16期,每期1000册免费派发给劳务工朋友,并寄送到全国三级以上博物馆,开展学术交流。有近百家企业把劳务工博物馆作为新员工入职的培训教育基地。目前,劳务工博物馆对外开放“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5周年”——宝安区改革开放纪念物展、打工作家展、劳务工摄影作品展等三个专题展。

 

  2011年,劳务工博物馆被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纳入全国第三批免费开放博物馆名单,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三级博物馆”,2015年被中组部授予流动党员培训示范基地。九年来,各级领导参观考察劳务工博物馆并给予好评,也得到了广大劳务工和普通观众的认可。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