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专家齐聚深圳研讨北朝文物考古与美术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深圳博物馆联合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以及大同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平城·晋阳---山西出土北朝文物精品展》正在火热展览中,闻名世界的虞弘墓石棺椁更是首次整套南下展出。8月5日-6日,深圳博物馆又迎来一场重要的“北朝文物考古与美术研究学术座谈会”,邀请国内重要的南北朝考古与美术研究方面的权威学者参加,就“丝绸之路、民族融合与北朝考古”、“北朝文物与美术史研究”等方面话题展开探讨,并对北朝文物考古与美术史研究相关学术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如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竹林七贤图像、祆教艺术、南北陶瓷艺术、以期推动北朝文明的学术研究。

 

  据介绍,此次与会学者包括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魏晋南北朝墓志文献、石刻考古学者赵超研究员,山西考古学者张庆捷教授、北京大学魏晋南北朝考古学者韦正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学者郑岩教授,中山大学艺术史与考古、中外文化交流与敦煌吐鲁番学学者姚崇新教授,以及包括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原调研员刘涛、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研究员、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等。

 

  座谈中,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捷先生发表《丝绸之路与隋代虞弘墓》的主题演讲,对丝绸之路的分期、古代山西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北魏平城在丝绸之路上的复杂而特殊的历史地位等进行探讨,对晋阳丝路的代表性遗存,从金银钱币、日用器物、珠宝玻璃、人物衣着、胡商贸易、葬具墓志、舞蹈音乐、工艺制造等多个侧面作了讲解,其中对虞弘墓石椁椁壁浮雕浓郁的祆教风格图案作了重点阐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李裕群先生发表《从平城到洛阳---古代交通路线上的北魏石窟》的主题演讲,对近年来新发现的石窟寺造像:高平大佛山摩崖造像、沁县南泉北魏摩崖造像、忻州大沟湾石窟造像等作了介绍和讲解,认为这批造像极大地丰富中小型石窟的内涵,为探讨云冈模式南传的路线提供了新的资料。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座谈会是深圳国有博物馆首次联合非国有博物馆举办的重要学术活动,也是响应国家博物馆发展政策的重要举措。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