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立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鼓励单位或个人认养认租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8月1日正式施行,鼓励有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采用认保、认养、认租、认购等方式,参与历史建筑的原址保护。

  安徽省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9座、历史文化名镇12个、历史文化名村25个。

  为可持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1日起施行的保护办法鼓励有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采用认保、认养、认租、认购等方式,参与历史建筑的原址保护。鼓励根据历史建筑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利用,可以用作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地方文化研究等场所。

  为保“原汁原味”,办法规定,在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进行修缮、保养时应遵守不改变文化遗产原状的原则。对历史文化名村应当实行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员吴晓勤介绍说,21世纪以来,安徽城镇化进入持续较快发展阶段,城乡地区均迎来人口结构和建设空间的持续调整,各类建设量大面广,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着巨大的建设冲击。

  对此,2015年1月,安徽启动编制《皖南区域性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建立网络化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皖南地区成为中国首个探索实施历史文化资源区域性保护的地区。2016年以来,安徽加快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黄山市徽派建筑数据库已初步建立应用管理平台。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