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玉玺震撼亮相《建军大业》首映礼

  导读

 

  7月24日,电影《建军大业》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首映仪式。《建军大业》玉玺、《建军大业》虎符和平景泰蓝赏瓶、《建军大业》金玉大阅刀首次全阵容惊艳亮相。活动中,中影股份董事长喇培康向《建军大业》导演刘伟强及剧组赠送90斤《建军大业》玉玺,这成为首映礼瞩目的焦点,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

 

 

  2017年7月24日下午,电影《建军大业》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首映仪式,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冬,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龙和南,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张方军等出品方领导莅临现场,《建军大业》导演刘伟强,总策划、艺术总监韩三平,监制黄建新,以及刘烨、朱亚文、霍建华等几十位电影主创助阵,在畅谈电影幕后创作历程的同时,一致认为《建军大业》是一部讴歌英雄、铭记历史的史诗级电影巨制。这是华语电影盛况空前的首映盛典,必将掀起《建军大业》献礼建军90周年文化活动的高潮。

 

 

中影股份董事长喇培康致辞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致辞:“从2009年的《建国大业》,到2011年的《建党伟业》,再到即将公映的《建军大业》,这三部曲共同铸就了一代电影人的梦想,最能体现当代中国电影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正是这三部曲的核心内涵。习近平同志提出,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建军大业》正是这样一部热血史诗巨制。”

 

  作为一部反映我军创建发展历程的史诗电影巨制,《建军大业》已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近日,电影口碑一路发酵,热议不停,堪称未映先热。南昌首映也收获了千名观众的如潮好评,“场面特别壮观,特别震撼,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燃爆了,振奋人心”。片方在网络上举办的“趁年轻干大事”主题活动,更吸引3000多万网友的围观。

 

  本次首映礼主要有以下六大爆点:

 

  爆点一:全明星助阵《建军大业》首映礼

 

 

 

  出席本次活动的主演明星有刘烨、朱亚文、黄志忠、欧豪、刘昊然、马天宇、小爱、张艺兴、白宇、梁大维、白客、董子健、杨大鹏、保剑锋、宋洋、叶筱玮、释小龙、李现、李岷城、王昭、赵宁宇、田牧宸、张宥浩、周冬雨、冯文娟、霍建华、张天爱、余少群、马浴柯、郑元畅、包贝尔、袁文康、佟瑞欣等。这是华语电影宣传活动中最强大的明星阵容,以满足全国影迷近距离了解《建军大业》的观影需求。

 

  爆点二:90斤《建军大业》玉玺赠送《建军大业》剧组

 

 

 

喇培康董事长向《建军大业》导演刘伟强及剧组赠送了90斤《建军大业》玉玺

 

  继《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后,《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收官之作,也是记述中国近代史开天辟地大事件的三部曲之压轴之作。为迎接建军90周年,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同步发行《建军大业》电影与《建军大业》玉玺,这是献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的双重文化厚礼。

 

      爆点三:《建军大业》艺术品全阵容惊艳亮相

 

 

 

  活动中,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特许授权发行的《建军大业》玉玺、《建军大业》虎符和平景泰蓝赏瓶、《建军大业》金玉大阅刀首次全阵容惊艳亮相,引起各方媒体广泛关注,成为首映礼瞩目的焦点。

 

      爆点四:《建军大业》玉玺定格伟大历史时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响应国家文化创新的号召,匠心巨制《建军大业》玉玺应运而生。在首映礼上,它作为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厚重文化大礼,向《建军大业》几十位电影主创演绎伟人风采、再现峥嵘岁月、传承八一精神的光荣功绩,致以崇高的敬意,从而将其定格在这一伟大时刻,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忆。

 

  爆点五:众主创在九米长卷上题字、签名并盖下《建军大业》玉玺印文

 

 

      《建军大业》几十位电影主创在《建军大业》九米长卷上纷纷题写建军90周年祝福语,表达对革命先辈和人民英雄的诚挚敬意,并在长卷上签名、盖下《建军大业》玉玺印文,永久铭记和传颂人民军队丰功伟绩。

 

      爆点六:《建军大业》主创团队与《建军大业》九米长卷合影

 

 

      最后,现场展示了《建军大业》九米长卷,《建军大业》电影出品方领导、几十位电影主创与长卷合影留念,首映礼圆满结束。

 

 

      现场还播放了《建军大业》热血版预告片,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正式宣布:南昌起义原定于1927年8月1日凌晨4点举行,最后却果断提前两个小时,从此打响“建军”第一枪!90年后,电影《建军大业》毅然提档, 7月27日下午2时,打响“建军大业”第一枪!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