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沟水库文物考古发掘保护工作全面完成
尽管华强沟水库文物考古发掘保护工作已告一段落,但说起这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旌阳区文管所所长邓丽仍十分激动。
邓丽告诉记者,在整个清理发掘过程中,文物考古人员共发现78座墓葬,出土保存较完整的文物百余件。目前,华强沟水库文物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已运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清理修复。下一步,这批文物有望进行集中展览,与德阳市民和外地游客见面。
省市区联手抢救性发掘78座崖墓
7月10日,随着百余件出土文物统一打包从德阳运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工作站,标志着华强沟水库地下文物抢救性考古发掘保护工作全面完成。本次出土保存较完整的文物有百余件之多,包括铜镜、五铢钱、陶钵、陶罐、陶狗、陶鸡、执蛇俑、说唱俑、庖厨俑等。
华强沟水库建设工程是我市重点工程,位于旌阳区境内华强沟上游。为配合华强沟水库工程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旌阳区文管所于2012年2月对水库淹没区进行了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调查共发现25处文物点,其中地面文物点3处(石刻2处,水井1处)、地下文物点22处(崖墓群4处,清墓群18处)。2016年12月开始,展开了华强沟水库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工作。
截至今年7月10日,共计发掘崖墓78座,其中刘家大山崖墓群32座,黄狗坳崖墓群25座,岩洞梁子崖墓群19座,池家埂崖墓群2座。
经过发掘,考古人员发现岩洞梁子崖墓群M3是本次发掘唯一一座三墓室的崖墓,加墓道长度超出18米。而岩洞梁子崖墓群M10是本次发掘工作出土器物最多的墓葬,墓室前部未被扰乱,出土有陶狗、陶罐、一串铜钱以及数个陶俑。岩洞梁子崖墓群M11是本次发掘工墓室结构保存最好的墓葬,实质紧密,结构稳定,且墓室内雕刻装饰精美。前室后壁仿木构刻一对石柱、柱下有石础,柱上有斗拱,之上浮雕一组筒瓦、瓦当。
另外24座墓因盗掘和农田改造,导致整体墓葬结构损毁严重,仅存有小部分,加之岩石风化严重,继续清理存在安全隐患,故未进行发掘,只提取了基本资料。
沉睡两千年的宝贝有望集中展览
这次发掘的崖墓为东汉的平民墓葬,是旌阳区范围内首次成规模发掘的崖墓群,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对于研究德阳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邓丽介绍,此次考古发掘保护工作,是旌阳区境内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活动,也是文物发掘最多的一次。这些出土文物的价值比较高,特别是一面铜镜和一个执蛇陶俑保存完好,不但丰富了我市同时期文物种类,待清理修复评级后,还有可能填补同一时期文物的空白。
下一步,文物部门将尽快完成出土文物的整理、统计、文物修复、绘图、摄影、制卡、资料完善等工作,最终形成《德阳市华强沟水库建设工程文物发掘工作报告》。
待这些工作结束后,这批文物将归还旌阳区文管所作为馆藏文物。为了丰富广大市民的文物知识,增加市民对文物的保护意识,旌阳区文广出版局计划将这批文物适时进行集中展览,让这些沉睡两千年左右的宝贝与广大市民和游客亲密接触。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