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种神驹,四蹄踏雪——唐三彩黑釉马
1981年洛阳安菩墓出土的黑釉马,高73厘米,膘肥雄浑,造型雄健有力。这匹三彩马全身施以黑釉,唯蹄和头部施以白釉,鞍鞯俱全,华丽的装饰与黑色相配更显得醒目明快,它双耳后抿,劲若弯弓,四蹄抓地,仿佛要飞奔启程的姿态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三彩马是唐代最具特点的雕塑艺术之一。在冷兵器时代,马是战争的有力武器,马能役善战,又较易驯养,在古代军事、农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唐开国伊始,是依靠武力统一的天下,加上面临边境少数民族不断侵扰,战争频繁,惟有依赖大量的战马才能统一全国和维护边疆的安宁。《新唐书》记载:“马者,国之武备,天去其备,国将危亡。”风驰电掣的速度让马在古代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驾驭这些矫健坐骑的则是骑手。在唐代,当战事来临,马用于战争,而在和平时期,马则是最好的代步工具。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李世民将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一,让阎立本画出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六骏样本,命工匠雕刻成石质浮雕,永远陪伴其左右。唐玄宗李隆基驯养舞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节上应节踢踏,翩翩起舞。诗人李白也曾吟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之佳句。
唐代尚马之风极盛,马更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唐玄宗也曾选择西域献来的良马和中原骏马,令画师摹绘,因此在当时有一大批画马名家,可见唐人对马的偏爱。制作三彩马的虽大多都是无名工匠,但对马的结构准确性的把握、神态逼真方面可谓下了一番功夫,他们用熟练的技术和灵巧的刀法,塑造出各种骏马形象。健壮的骨骼、隆起的肌肉、腿长尾短、形神兼备,或昂首嘶鸣、或勾首回盼、或低头沉思,把马的各种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唐人养马、爱马的社会氛围使艺术家在生活中频繁的接触到马的形象,塑造出的马自然能抓住其内在的神韵,从造型艺术上看,他们表现了身强力壮和精神饱满的内容,反映了唐代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洛阳出土的三彩马多为西域引进的良马宝驹,它们表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个性,其造型肥硕、高大、雍容华贵,巧妙运用肢体语言呈现出强烈的空间关系,从而造就了唐代三彩马极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中国艺术瑰宝,唐三彩马可以多方位地折射出唐文化的绚丽光彩,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中国唐文化历史价值的宝贵实物资料,而且也使得一批又一批中外唐三彩马藏家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倾倒。洛阳博物馆馆藏的这件三彩黑釉马,前腿如柱,后腿如弓,鼻孔大,口裂宽,完全符合《相马经》中对“龙钟马驹”的描述。马的毛发漆黑釉,唯面部、鬃毛、四蹄雪白,这就是古代人人喜爱的千里马“四蹄踏雪”的最好写照,再加上黑釉马本身极为少见,是难以寻觅的珍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