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美术馆两大展览亮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全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作品展现场。(周建平 摄)

 

  春节临近,宁波美术馆昨日开出两大重量级展览——全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作品展和中国岩彩绘画作品展。画展汇集了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范迪安、徐里、苏高礼和王征骅等当下40余位油画名家以及中央美院首届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师生的作品。

 

  作为宁波美术馆春节活动重头戏之一的“言意之间——全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作品展”,关注油画语言如何传达当代中国人的思想与情感等命题,展出作品120余幅。参展画家中有经历过新中国初创时期那个火热年代,从那时起他们就尝试以油画展示国家气象、塑造民族精神,像靳尚谊、詹建俊和全山石等先生,都从各自角度进行了有益探索。当下年青一代的油画家则以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探讨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同天开展的“丝路岩语——中国岩彩绘画作品展”,呈现了中央美院首届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师生岩彩画作品。岩彩画是指以矿物质微粒、天然砂岩或者五色土等材质作为创作媒介的绘画门类,具有岩石的物质属性和质朴、厚重的审美特征。1996年,中央美术学院胡明哲教授提出“岩彩画”概念,经过20年的探索,岩彩画终成一门独立学科。2014年,由胡明哲主持的“首届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在中央美院开班,此次展出的便是该高研班的部分成果。这些作品技法多样,风格迥异。

 

  昨日,前来甬城参加开幕式的胡明哲说,古代丝绸之路上诞生的龟兹壁画和敦煌壁画是中国岩彩绘画的原点,当代岩彩画家与千年前的古代画师使用的创作材质、语言要素、语法结构、审美取向一脉相承。作为策展人的胡明哲认为,岩彩不仅仅只是绘画的颜料,使创作方式进入当代思维,它还可以引领人们回归广阔无垠的自然;经由一个平凡而独特的材质,重新发现脚下的大地,引申出生存危机的觉醒,这是岩彩的核心价值和当代意义。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