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7日上午的报告依次是王占奎研究员的《周原遗址的时、空、人》、田亚岐研究员的《郊雍祭天——凤翔血池遗址考古新发现》以及申茂盛研究员的《如何“好看”兵马俑》。

  (一)报告人:王占奎

  题目:周原遗址的时、空、人

  王占奎研究员从时间、空间、族群结构等方面,向公众讲述了何处是周原?何以名之周原?

  报告对周原地区自仰韶至周代以来的历史沿革及考古遗址情况进行了回顾,向公众展示了“青铜器之乡——周原”出土的重要青铜器及青铜窖藏遗址。同时,展示了双庵商文化遗存、刘家村墓地、礼村H8的出土器物,认为礼村H8代表的“联裆鬲遗存”是目前所知没有争议的姬姓周人的遗存,标志着周人的到来,也开辟了周原遗址西周王朝的繁荣。

  报告介绍了2016年新发掘的池渠遗存,发现周原遗址有着商周时期最为复杂的水网系统,供应着贵族生活用水和手工业作坊的生产用水。考古证据显示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水渠,可能存在定期维护行为的存在。

  通过大量图片介绍了周原的青铜器及铭文、大型建筑基址和墓葬等,认为周原地区的社会等级至少可分为周王、贵族、平民、奴隶等。通过考古发掘还得知,武王伐纣后,周人与殷遗民在腰坑、殉人、殉牲、墓向、、陶器组合、铜器族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最后王占奎认为周原遗址在公元前1100年到772年之间是一处规模巨大的遗址,至少应是全世界最繁华的大型聚落之一,是周文化与周代历史研究的圣地,该遗址很可能是周文王以来的一处都邑性聚落。

  (二)报告人:田亚岐

  题目:郊雍祭天——凤翔血池遗址考古新发现

  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由坛、壝、场、建筑、祭祀坑等各类相关文化遗存所构成的完整“畤”功能结构遗存属首次发现。这是与古文献记载吻合、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明确、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国家大型祭祀遗址。它以实际文化内涵印证了雍城这座从秦国迁都之后至西汉武帝时期,仍继续作为秦皇汉武时期“圣都”,以举行国家最高祭天礼仪活动之功能区的存在,填充了既往整个雍城遗址唯缺郊外以畤祭天遗存的空白。

  雍地具有悠久的祭祀传统,秦汉时期在这里创制的畤祭祭祀体系对中国古代祭祀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充分蕴含着古人在选择这处祀点地望时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地形地貌、传统规矩和勘與法则。

  对血池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不仅系正史记载中关于在雍地开展的一系列国家祭祀行为之印证,而且成为从东周诸侯国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祭祀活动的最重要物质载体和实物体现。此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对于深化秦汉礼制、秦汉政治、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祭祀坑发掘区鸟瞰

  祭祀坑内的马与车

  出土玉器

  (三)报告人:申茂盛

  题目:如何“好看”兵马俑

  本讲座首先对多年来秦始皇帝陵园的考古成果作了简要的概括,使观众对秦始皇帝陵园的整体布局和文化内涵有初步的了解,认识到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为丰富的一座大型陵园。同时明晰秦始皇帝陵园与兵马俑陪葬坑之间的关系,兵马俑陪葬坑仅为秦始皇帝陵园众多陪葬坑中的一组陪葬坑。

  然后从俑坑内的战车、陶俑的种类、陶俑的排列、武器的等级和组合等方面对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所取得的成果作了介绍,强调不仅在考古发掘、而且在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方面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最后,对观众如何更好的参观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示给出了有益的建设性意见。

  互动问答

  公众:在博物馆中常有“禁用闪光灯”、“禁止触摸墙壁”等标识牌,但有些观众并不遵守,博物馆有什么措施阻止或缓解该情况?

  申茂盛:对于博物馆藏品而言,闪光灯确实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希望观众能够珍视文化遗产,遵守相关规定。相较于闪光灯,对文物影响最大的是保存环境温湿度的变化,未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会对1号坑进行改造,对温湿度进行严格的监测与管理。

  公众:在周原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是否有与周人“井田制”相关的农田遗迹?

  王占奎:目前田野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出现与周人“井田制”相关的遗迹。对于西周“井田制”的研究,仍需从文献记载中去寻找线索,对于遗迹和遗物的探索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公众:现在盗墓题材小说很流行,里面经常运用阴阳八卦或风水学,而现在考古的勘探技术以空中和地面勘探为主,这些新技术与盗墓小说里的传统方法相比有哪些进步?

  王占奎:过去的盗墓小说我从未读过,因此无从比较。至于盗墓技术的提高,过去是探盗,用洛阳铲认土,现在是炸药爆破,对文物的危害非常大。虽然社会上常常不负责任地将考古与盗墓联系在一起,但如同“结婚之于同居”,两者从根本性质上绝不可混为一谈。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