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戏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14 所属地区 湖北·恩施州·巴东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巴东县 申报日期 2007

 

  三峡土家巴人能歌善舞,戏曲剧目繁如星辰,备受人们青睐的地方经典剧种当数巴东堂戏,被各界专家誉为“三峡戏曲一奇葩”。

 

  巴东堂戏始于唐

 

  巴东堂戏因最初多以民家堂屋为演出场所而得名,因其演出空间窄小,仅能碎步而舞,亦称之为“踩堂戏”,又称花鼓戏、稿荐戏等。堂戏是产生并流传于三峡地区巴东县的民间小戏,属全国380多个地方正宗戏曲目录之一,与南剧、傩戏、灯戏、柳子戏誉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艺的“五朵金花”。

 

  堂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还愿敬神和吉庆贺喜的“跳花鼓子”。相传唐代薛刚大闹花灯闯祸,避难神农架,建寨为王,编歌唱戏,娱乐将士。尔后便在巴东江北与神农架相邻的神农溪流域、溪丘湾、坪阳坝、沿渡河等一带流传,流行区域有长江三峡连片地带的巴东、建始、秭归、兴山、宜昌、长阳、五峰、神农架林区及川东的巫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剧种,故又有“唐戏”之说。

 

  堂戏真正盛行于明末清初,当时由饰扮的一男一女(男扮女妆),面部用红、白黑点缀,于堂屋大方桌上,以“左一右二进三退四”的步法,绕四角踩碎步(“三步半”)而舞,艺人称:“脚踩升子底”。唱的花鼓调:《两口子出来般般高》、《四川下来个打鱼哥》等。后转向地面稿荐上(四人),又称“稿荐戏”。其表演特点仅是:碎步踩踏,锣鼓伴奏,唱花鼓调。后来搬上了“草台”,花鼓子增加了故事情节,同时不断用进了本地小调、号子随灯班演出(名曰“灯杂戏”)。清康熙《巴东县志》中,有“十五日之夕,市人扮故事竞灯”记载。此后,清同治四年,《续修巴东县志》中记载:“元宵张灯,自十一、二日起,市人装演杂剧、龙灯、羽鳞各族为戏,金鼓喧阗”。灯杂戏逐渐脱离灯班单独演出(在武场伴奏基础上增加了文场大、小筒胡琴及唢呐),相继梁山“胖筒筒”腔、湖南“南调”及外地剧种(如川、汉剧等)表演程式的融入,从而发展为堂戏。历经几百年的充实和发展,逐渐形成反映现实生活、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题材的经典地方戏。

 

  三峡奇葩数堂戏

 

  一场堂戏,就是一幕交响歌舞剧。

 

  巴东堂戏班子规模较小,习称“七紧八松九消停”。即七人表演吃紧,八人松活,最多不逾九人,没有“圆场”,只绕四台转换,舞台调度和表演程式简单适用。其剧目可分“硬戏”、“酸戏”两大类:硬戏指正剧和悲剧,酸戏指喜剧和闹剧。角色一般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又称为“三小戏”):旦角有“正旦”、“小旦”、“老旦”、“摇旦”之分;净角由“正净”和“毛净”组成;丑角则分为“大花脸”、“小花脸”两类。演员一般为3人,乐师3―5人,演出时间一般为每个折子戏在30―60分钟。其代表剧目有兔娃子放牛、雪山放羊、王麻子打妆、劝夫、楼台会、槐荫记、拦路招亲、借妻回门、送寒衣、土台赠银、海棠花、苟头催粮、山伯访友、阴阳告、武大报喜、金苟说书、丁癞子招亲、试妻、暴氐磨媳、二堂释放、芦林会、伐木送友、满门贤等。

 

  堂戏表演多辅以音乐伴奏,有“文场”、“武场”之分。文场以伴奏歌唱为主,主要乐器为四胡(或二胡)、京胡、唢呐;武场以伴奏动作为主,以小堂鼓、盆鼓、边鼓、梆子、大钹、二锣等为主要乐器。戏曲语言土香土色,均为土家方言,多以巴东长江以江北方言行腔和道白为主。韵辙有抓马、菠荷、黑白、提习、苦读、开怀、亏为、豪淘、田候、仙天、根辰、江汤、红桐、儿(半韵)等“十三个半”。音韵规范,讲究“五音”、“四呼”。五音即:喉音、舌音、齿音、牙音、唇音。四呼为: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不论唱与白,演员必须“脱凡”。即脱离自己的声音本色,按角色形象,更好刻划人物性格。唱腔抑扬顿挫、变化多端,由“大筒子”、“小筒子”兼少量小调构成:“大筒子”由四胡或二胡伴奏,因琴筒大得名,其主要腔调为:四平、南调、另有怪腔、苦板、阴调等。由“四平”中衍化出来的起、煞乐句(即梢板)极富特色。艺人常称:“有梢易起板,无梢难煞腔。”堂戏的梢板属重字梢板,又有长短之分,长梢板用于腔头(起板),短梢板用于腔尾(煞腔)。比较其他一些剧种(仅有煞腔梢板),堂戏梢板可谓别具特色;“小筒子”以胡琴伴奏,因琴小而得名,其主腔为“南、北路”;两大腔系的正腔音乐体制均属板式变化体,多为板起板落,男、女同腔同调。大、小筒子一般不混用在同一剧目,小调常渗入大筒子戏中。大筒子腔多为表现民间风俗的“生活戏”;小筒子腔以表演宫廷剧为主,小筒子腔及杂腔用于“袍带戏”;小调则为民歌体。各领风骚,自显神通。

 

  笔者最近跟随巴东县非物质文化保护申报专班,在溪丘湾、沿渡河等采风现场一饱眼福,身临其境地目睹了几场精彩的堂戏表演。其传统表演程式颇为讲究,开演前,奏闹台锣鼓,小旦献画,小丑“打加官”,跳天官赐福。开演时,生角或丑角先上场,称曰:“书生先打台”。凡角色上场必先亮相再走步(生角三步半,旦角七步半)至台口“自报家门”,即“引”两句,接“诗”四句(称曰“定场诗”);表演中,小丑身段“三节头”,小生“龙形虎步”小旦“甩的兰花手,边鱼游上水,脚踩半边月,绕的‘绂线扒’”(即8字形);演唱时,演员先“叫板”和手示,提示乐队。剧终时,其结束语即诗四句(下场诗)。每场演出锣鼓争鸣,琴箫四起,歌舞同奏,演者尽兴看客叫绝,好不热闹,至今记已犹新,令人回味无穷。

 

  大雅之堂赏堂戏

 

  巴东堂戏雅俗共赏,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但长期以来,堂戏老艺人相继辞世,据巴东县文体局的调查,建国后第一代传人:曾学仲、胡乐兵、李友海、易秉宣、费天凤、谭文碧等,如今健在的有黄大国、谭文碧、费天风(女)等老艺人,也逐渐步入古稀之年,堂戏已呈后继乏人之状。昔日的14个戏班,百余演员,而今仅有沿渡、平阳2个戏班十余人尚在坚持活动,但演出甚少,保留剧目上演的不足十个。其戏曲韵味,表演程式及唱腔特色等,亦日渐消散失落,由“即兴”替代了“规范”,由“新潮”替代了“传统”。堂戏已濒临消亡和失传。对堂戏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开发、创新势在必行,否则,几百年来深受群众欢迎的传统堂戏艺术,难免在强劲的时代潮流冲击下消声匿迹。

 

  堂戏在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努力下,这朵民间艺术之花仍然深深根植于民间土壤,长开不败。1956年,巴东堂戏《二堂释放》荣获恩施地区首届戏剧汇演优秀奖,同年曾被特邀参加湖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并被采访录音,受到文艺界器重;1960年,堂戏《赶工》荣获恩施地区文艺汇演演出奖。堂戏艺人黄大国(男)十四岁入班学戏,他是2001年前尚健在的唯一一个建国前就开始演堂戏的人,他从艺近80年,能唱200多出戏,但是因为这些民间艺术是口口相传,这些戏文曲牌都保存在黄老的脑海里,可以说黄老就是活资料、活剧本。黄老在世时,巴东县民族、文化等部门组织力量,抢救整理出版了《巴东堂戏》。就在这本书2001年出版之际,这位近百岁的老艺人不幸辞世。2004年10月,巴东民间戏剧演出队应邀赴京在“中法文化年”活动上演出巴东堂戏……目前,巴东堂戏有的溪丘、沿渡两支堂戏演出队全是以农耕为主的山民自发组合(多为“搭班”形式),仍在坚持为当地群众和神农溪景区地中外游客演出。

 

  年过花甲的巴东县土家民间老艺人谭文碧是堂戏领军人物,老人家巴东县溪丘湾乡白羊坪村九组人,早在1983年就办理“民间艺人演唱证”。他有一手唱堂戏的绝活从艺近50年,能唱180多个剧目,被称为巴东堂戏的“活化石”,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命名为首届“民间艺术大师”,成为该剧种形成几百年来第一位“大师”级艺人。

 

  为使这一地方戏曲发扬光大,谭文碧30多年前就横下一条心,多次出山找黄大国、黄大明两位堂戏老师傅拜师学艺,请他们传授真经。十几年以来,他学会了《山伯访友》、《借妻回门》、《王二庚打妆》、《伐木送友》、《拦路招亲》等十多个堂戏剧本,农闲之余还将老艺人请进家里学唱腔、伴奏乐、排练表演。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谭文碧掌握了堂戏中“生、旦、丑”的表演程式和伴奏乐器的有关技能。在谭文碧的带动和影响下,他一家八弟兄就有五个会演堂戏,他的长子也成了堂戏演唱中唱、跳、伴奏乐器最得力的骨干之一。巴东堂戏红红火火,要数谭文碧的堂戏班子最为突出。其中他自己也流过辛酸的泪水,当自己的所作所为被人误解,甚至冷嘲热讽的时候,是堂戏艺术支撑着他坚强面对。他热爱堂戏,但更看重堂戏给人们带去的欢乐。

 

  谭文碧在各级乡文化部门的指导下,还自编自演《雷家院子》、《瓜熟情缘》、《隔壁亲》、《两个亲家母》、《四老赶集》、《只生一个好》、《两场麦子一场打》等12个剧目,改编移植《孙宝》、《老包公》等8个剧本,挖掘整理传统戏《送寒衣》、《海棠花》、《南桥会》、《下南唐》、《秦母祝寿》等90多个剧目。他经常与戏班子一道上高山、下远乡,把堂戏送到小神农架、五峰山、天台山、石羊山等高寒偏远的农家小院,共演出达200余场,接纳观众达10万余人次。为了培护好堂戏这支民族艺术的山花,谭文碧通过请进来集中教、派出去分散学等多种形式,先后培养了20多名堂戏演员,把古老而青春焕发、平易而情意真挚、充满巴东韵味的堂戏艺术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今年“六一”期间,巴东县溪丘湾中心完小的学生在谭文碧大师的指导下,将濒临失传的巴东堂戏搬上了舞台,精彩的演出中赢得千佘名当地群众的阵阵喝彩。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